[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关用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4008.7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5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开强;刚冬冬;孙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祥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H02J13/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王利利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 开关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关用监控系统,为了解决现有的智能开关监控存在不能对环境和设备进行双向监控以及合理选取人员对传感器进行及时校准,导致监控数据误差偏差较大的问题;包括环境检测模块、开关采集模块、信息汇总模块和监控端;环境检测模块、开关采集模块、信息汇总模块和监控端之间通过物联网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环境检测模块和开关采集模块采集煤矿内部的环境信息以及智能开关的运行信息,然后通过物联网传输到监控端,从而实现对环境和设备的监控,进而再对环境信息和运行信息进行监控预警,实现环境和设备的双向预警;通过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分析,以便于保障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关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等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前煤矿生产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部分设备通过网络通讯接口,接入到了矿井环网,实现了与地面调度室的数据交互,在矿用开关方面仍然处于空白,无法有效的实现“可联网,科远控”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矿用开关和软启动器没有考虑对周围环境的检测和监控,导致无法对煤矿下环境和设备进行更好的监控管理,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智能开关监控存在不能对环境和设备进行双向监控以及合理选取人员对传感器进行及时校准,导致监控数据误差偏差较大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关用监控系统;本发明对环境的瓦斯浓度、氧气浓度、温度等都能进行有效的监控,实现环境和设备的双向预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开关用监控系统,包括:
环境检测模块,用于采集煤矿内环境信息并发送至信息汇总模块;其中环境信息包括位置、瓦斯浓度、氧气浓度、温度等;
开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智能开关的运行信息并发送至信息汇总模块;其中运行信息包括智能开关的位置、电流、电压、功率及内部温度等;
信息汇总模块,与环境检测模块、开关采集模块和监控端均通过物联网通信连接,用于将环境信息、运行信息和传感器工作信息传输至监控端;
监控端,接收环境信息、运行信息和传感器工作信息并存储;对环境信息和运行信息进行预警分析,当环境信息和运行信息中的任一参数不在参数对应预设正常范围内,则生成参数对应的参数预警信令,将参数预警信令发送至智能开关,同时进行预警显示;参数预警信令用于触发智能开关进行参数故障报警并切断对应电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若干个用于采集环境信息的传感器,具体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瓦斯传感器和氧气浓度传感器等;开关采集模块安装在智能开关内部设置的内腔内,包括若干个用于采集运行信息的传感器,具体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和开关采集模块的内部均设置有传感器采集单元;传感器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环境检测模块和开关采集模块对应传感器的传感器工作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信息汇总模块;传感器工作信息包括传感器的位置、型号、通电时长、所处环境温度和磁场强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监控端包括:
数据库,用于对环境信息、运行信息和传感器工作信息进行存储;
输入显示模块,用于访问数据库内存储的信息并显示;
预警监控模块,用于对环境信息和运行信息进行监控分析,获取环境信息和运行信息对应参数的预设正常范围,将环境信息和运行信息的参数与对应参数的预设正常范围进行比对,当环境信息和运行信息中的任一参数不在参数对应预设正常范围内时,生成参数对应的参数预警信令,将参数预警信令发送至智能开关和输入显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祥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祥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40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