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外界光干扰的浊度计及浊度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4121.5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6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罗传伟;黄宇恒;罗传平;黄凯杰;黎泳志;黄一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诺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阮建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界 干扰 浊度计 浊度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外界光干扰的浊度计及浊度检测方法,浊度计包括控制模块、驱动模块、测量光源模块和光强探测模块。本发明通过单片机程序控制浊度计测量光源的规律点亮和熄灭,计算这两个状态所接收到的光强信号值之差值,然后通过差值来计算出相应的浊度值,从而消除外界光带来的测值误差,提高检测值的准确性,同时有效地减缓测量光源电子元器件的老化和光强衰减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浊度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抗外界光干扰的浊度计及浊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和国家加大环境治理工作的政策影响下,环境保护成为当今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用水安全因其跟老百姓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水处理工程检测更是受到国家相关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而水质检测仪表作为水处理工程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在其中起着监测水质相关参数的重要作用。浊度作为水质参数重要的指标之一,起着反映水质干净程度的作用;即浊度值越小就代表水体越干净。是污水处理、泳池水处理、自来水处理和小区二次供水等项目必须监测的水质参数。
浊度计是利用特定波长红外光源检测水中浊度的仪器,其测量原理为水中的土壤、淤泥、细有机物、他微生物和胶体会使水浑浊,在浊度计上发射的红外光波进入水体后,会在透射过程中被水中不溶物质反射和散射,透射光的一部分可以180度方向照射在检测器上,而散射光的一部分可以90度方向散射在检测器上。180和90方向的探测器接受到的光强与测量污水的浊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接收到透射光或者散射光的光强来计算水体的浊度。
目前市面上的浊度计的入射光强都是恒定的,即浊度计工作期间,测量光源需要保持发射光强不变,元器件老化速度快,一段时间后光强衰减明显。同时浊度仪大部分使用场合为露天环境或者存在照明设备,而外界光中会存在与入射光相同波长的红外光,这些光会进入到水体中,被浊度计的探测器接收到,进而影响到浊度测量的准确性,使测量值产生误差,随着外界光的光强越强,这种误差就越大;那么浊度计的测量值就无法准确反映水体干净程度,水处理工序带来不来良影响,就对用水的卫生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现有技术的缺点:
(1)无法消除外界光给浊度测量带来的测值误差。
(2)外界光的光强越强,浊度测值误差越大。
(3)浊度计长期需要测量光源发射光强恒定,元器件老花速度更快,光强衰减明显,使用寿命更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外界光干扰的浊度计及浊度检测方法,以提高浊度测量的准确度。
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外界光干扰的浊度计,包括控制模块、驱动模块、测量光源模块和光强探测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产生熄灭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熄灭控制信号产生熄灭驱动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测量光源模块,所述测量光源模块根据所述熄灭驱动信号熄灭;所述光强探测模块检测外界光通过待检测液体后的第一光强;
所述控制模块产生发光控制信号并发送至所述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根据所述发光控制信号产生发光驱动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测量光源模块,所述测量光源模块根据所述发光驱动信号发光并产生光信号;所述光强探测模块检测所述光信号和外界光通过待检测液体后的第二光强;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光强与所述第二光强的差值计算得到所述待检测液体的浊度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强和第二光强均为透射的光强。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强和第二光强均为散射的光强。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强包括透射的光强和散射的光强;所述第二光强包括透射的光强和散射的光强。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周期性地产生发光控制信号和熄灭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诺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未经南宁诺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4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