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拖车顶升建筑物移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4140.8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2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贾强;张鑫;夏风敏;刘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车 建筑物 移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拖车顶升建筑物移位方法;涉及建筑物移位领域,针对目前多个顶升机构协同工作时精度不足,导致建筑物出现结构损伤隐患的问题,将托换梁与地面之间框架柱截断,拖车平面顶升至接触托换梁并承载建筑物,撤出支撑立柱;拖车带动建筑物移动至新址,将建筑物下方框架柱与新址基础预设框架柱对接,下落拖车平台并撤出拖车,回填新址基础;利用拖车本身的平台升降结构,对建筑物进行精确的顶升和下放,保证拖车平面与建筑物托换梁的平稳接触,提高顶升、移位和下落过程中建筑物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对建筑物结构的损伤,提高移位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移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拖车顶升建筑物移位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物移位技术是将既有建筑整体移位至新址,解决了城市发展中拆迁和保留之间的矛盾,保护了有文物价值的历史建筑。针对高大的移位建筑,建筑物移位前,需通过结构托换将上部结构与基础截断,使上部结构的荷载转移至托换结构,在托换结构与轨道之间安放行走装置(滚轴、滑块或滑车),形成可移动建筑物,然后由牵引装置移至就位位置。而对于层数不多、重量轻,特别是移位距离较远的建筑,采用拼装拖车移位更经济。
现有的建筑物拖车移位是通过千斤顶等顶升机构将建筑物下方的托换结构顶起,然后拖车驶入建筑物正下方,千斤顶卸载,建筑物安放在拖车上;移到新址后,也是需要千斤顶顶起,拖车才能驶出建筑物下方;在顶升和下放建筑物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千斤顶等顶升机构的同步进给,保持建筑物与拖车的精确接触,在单个或多个顶升机构出现进给偏差时,可能会导致建筑物顶升或下放过程中出现偏移导致的建筑物结构损伤,难以满足建筑物无损移位的需求,对顶升机构的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目前的顶升机构精度不足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结构损伤隐患,影响建筑物顶升、移位和下落过程中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拖车顶升建筑物移位方法,利用拖车本身的平台升降结构,对建筑物进行精确的顶升和下放,保证拖车平面与建筑物托换梁的平稳接触,提高顶升、移位和下落过程中建筑物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对建筑物结构的损伤,提高移位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拖车顶升建筑物移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沿建筑物的框架柱两侧布设托换梁并与框架柱固连,托换梁底面标高大于地面标高,托换梁与地面之间形成容纳拖车的空间;
托换梁下方地面铺设垫板,托换梁与垫板之间设置支撑立柱,将托换梁与地面之间框架柱截断;
拖车沿地面移动至托换梁下方,拖车平面顶升至接触托换梁并承载建筑物,撤出支撑立柱;
拖车带动建筑物移动至新址,将建筑物下方框架柱与新址基础预设框架柱对接,下落拖车平台并撤出拖车,回填新址基础。
进一步地,所述托换梁沿建筑物横向和纵向分别布置,纵向托换梁和横向托换梁交叉形成网格状结构。
进一步地,每根框架柱的侧面均设有托换梁,位于相对侧的两根托换梁结合框架柱进行固连。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柱顶端抵接托换梁,另一端抵接垫板,沿拖车移位方向上,支撑立柱贴近框架柱布置并避让拖车位置。
进一步地,截断建筑物的框架柱后,建筑物荷载从框架柱转移至支撑立柱,保持支撑立柱稳定。
进一步地,拖车平面接触托换梁位置所覆盖的框架柱沿托换梁底面截断,其他位置的框架柱靠近地面截断。
进一步地,建筑物移动至其下方框架柱与新址基础预设框架柱对齐后,通过钢筋搭接并浇筑混凝土,使建筑物框架柱与新址基础预设框架柱连接。
进一步地,在框架柱对齐后,在新址基础上铺设垫板,托换梁与垫板之间设置支撑立柱,拖车平面下落使建筑物荷载从拖车转移至支撑立柱,并撤出拖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4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