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梯度计费的热力节能监测计费装置及其监测计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4278.8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0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齐进忠;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进忠;刘超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50/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刘岩 |
地址: | 0641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梯度 计费 热力 节能 监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度计费的热力节能监测计费装置,包括布置于用户室内并采集室内温度值的温度监测机构、用于根据温度差预设阶梯计费单价并查看用户缴费状态的企业监测平台、用于保存温度监测机构采集温度值并对比预设的阶梯计费单元计算取暖费用的云平台以及用户监测平台,温度监测机构与云平台相通讯,云平台还分别与企业监测平台以及用户监测平台相通讯。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基于梯度计费的热力节能监测计费装置,主要依据采集的用户室内温度进行阶梯弹性计费,即室内温度越高,计费单价越高,反之温度越低,计费单价越低,从而鼓励用户自行调节供热量,降低不必要的过度供热,同时节约自己的采暖费用,更为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暖计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梯度计费的热力节能监测计费装置及其监测计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供暖计费领域,尤其是集中供暖的计费领域,通常多是采用按月定额收费或按取暖季定额计费的方式。
这种定额计费方式,在采暖用户的角度看,无论是室内温度是多少度(在没有纠纷的情况下),需要支付的费用是一样的。这就产生了下面三种比较典型的场景:
场景1:室内房间内供暖温度偏低。供暖温度低于承诺的供暖最低温度时,容易产生投诉和纠纷,造成收费困难。
场景2:供暖温度严重偏高(个人体感温度)。这时用户会采用开窗开门向室外排放热量的办法,使室内温度降到舒适的程度,而并不会去通过调整供热阀门来降低室内温度。因为在没有任何鼓励的情况下,用户开窗会更简单、直接,调整阀门则会感觉较为繁琐。通常也不会要求供热单位降低供热温度,因为用户担心过几天气温下降不热会挨冻,所以干脆就自己向室外释放热量。
场景3:供暖温度一般性偏高(个人体感温度):这时由于室内温度尚在用户可容忍的范围内,开窗会带来寒风等其他不利因素,用户选择默默接受。用户多数也不会反应此现象给供暖企业,也是怕过几天气温下降不热会挨冻。由于供暖企业为了保障更多的用户室内温度达标,所以一般加大供热能力,因此会造成此场景占供暖用户总数的大多数比例。
据统计,场景1涉及用户大约占10%,场景2涉及用户大约占15%,场景3涉及用户大约占65%,即只有10%用户感到温度适宜。
同时由于受供暖管路长度、房屋位置、保温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使用统一的供暖配置要做到统一的用户室内温度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供暖企业为了满足温度偏低的采暖用户需求,只能尽量加大供热能力。但是,这也造成原来室温偏高的用户继续室温上升,用户就会继续加大向室外释放热量的力度。如此这样循环,造成能源的浪费、经济的消耗、效益的下降,最终演变成供暖矛盾的升级,更影响了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梯度计费的热力节能监测计费装置,主要依据采集的用户室内温度进行阶梯弹性计费,即室内温度越高,计费单价越高,反之温度越低,计费单价越低,从而鼓励用户自行调节供热量,降低不必要的过度供热,同时节约自己的采暖费用,更为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梯度计费的热力节能监测计费装置,包括布置于用户室内并采集室内温度值的温度监测机构、用于根据温度差预设阶梯计费单价并查看用户缴费状态的企业监测平台、用于保存所述温度监测机构采集温度值制成温度曲线并对比预设的阶梯计费单元计算取暖费用的云平台以及用于查看室内温度、取暖费用的用户监测平台,所述温度监测机构与所述云平台相通讯,所述云平台还分别与所述企业监测平台以及所述用户监测平台相通讯。
优选的,所述温度监测机构包括对应用户室内房间布置的多个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之间经有线或者无线组成局域网后与所述云平台相通讯。
优选的,所述取暖费用包括当前温度值对应的阶段取暖费用和累积取暖费用。
优选的,所述用户监测平台为搭载于用户移动端的AP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进忠;刘超,未经齐进忠;刘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42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化镓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柴油发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