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4520.1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9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武斌;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思先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1/52;F24F11/74;F24F11/64;F24F110/7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气体 浓度 调节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调节装置包括内置于开设有透气口的盒体、CO2气体浓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CO2气体浓度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当CO2气体通过所述透气口进入盒体内并接触所述CO2气体浓度检测模块后,CO2气体浓度检测模块检测出当前指定气体浓度的含量,控制模块根据CO2气体浓度检测模块反馈的CO2气体浓度的含量电信号控制空调设备通风量的大小。本发明通过在盒体内设置CO2气体浓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不仅实现了对室内CO2气体浓度进行测量、延长了调节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调节装置的使用寿命的目的,而且还实现了可根据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自行调节空调设备进风量大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调节二氧化碳浓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空间内,安装空调的房间越来越多,但是为了减少电力损耗,房间的密闭性也越来越严,这一行为直接导致房间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二氧化碳气体是空气含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含量的0.03%,它是导致人们长时间呆在相对封闭空间内产生昏昏沉沉感觉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高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空气质量的好坏。
目前新风空调已经实现室内与室外空气通风功能,但却没有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自行调节通风量大小,导致运行成本较大,电力能源消耗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调节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根据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自行调节空调设备进风量大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调节装置,安装于空调设备内,包括内置于开设有透气口的盒体、CO2气体浓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所述CO2气体浓度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当CO2气体通过所述透气口进入盒体内并接触所述CO2气体浓度检测模块后,所述CO2气体浓度检测模块检测出当前指定气体浓度的含量,所述控制模块根据CO2气体浓度检测模块反馈的CO2气体浓度的含量电信号控制空调设备通风量的大小。
优选地,该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调节装置还包括CO2气体浓度报警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CO2气体浓度报警模块、显示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CO2气体浓度检测模块包括上盖体、底板、红外光源、红外热电堆气体传感器和防水透气膜,所述上盖体、底板配合连接形成检测CO2气体浓度的气室,所述红外光源和红外热电堆气体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气室内且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水透气膜设置在上盖体的上方用于避免外部大气水汽成分进入气室影响检测CO2气体浓度。
优选地,所述红外热电堆气体传感器包括滤光模块、红外热电堆模块、模拟前端模块和引脚柱,所述模拟前端模块的输入端与红外热电堆模块连接,输出端和引脚柱连接;
CO2气体接触到所述滤光模块后,由所述红外热电堆模块检测出CO2气体浓度的含量,所述CO2气体浓度的含量的电信号进入模拟前端模块中进行放大、模数转换后得到数字信号,所述数字信号通过引脚柱与外界进行通讯。
优选地,该热电堆红外传感器进一步包括底座,所述红外热电堆模块、模拟前端模块和引脚柱均设置在底座上,且红外热电堆模块位于底座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思先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美思先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4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滴输液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采用快排式地漏的建筑物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