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微生物菌剂的快速培养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4776.2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1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瑞;王飞;王佳;王玉茜;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智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26;C12M1/0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张江森;侯喜立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微生物 快速 培养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微生物菌剂的快速培养系统及方法,在微生物培养筒的底部设置有单向吹气发生器,单向吹气发生器的顶部通过气体分布盘与固定安装在微生物培养筒底部的若干单向出气阀相连通,每个单向出气阀的顶部均与微生物培养筒相连通,在每个单向出气阀的顶部均安装有带有曝气孔的气体曝气管,在相邻的体曝气管之间的微生物培养筒底壁上固定安装有纵向支撑杆,每个纵向支撑杆上均缠绕有快速培养载体,在快速培养载体四周的微生物培养筒内壁上设置有与外部的控温器相连接的控温盘管;本产品一次生产量大,生产速度快,控制精确,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确,成品率高,培养成功率和有效率都很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弊端,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菌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微生物菌剂的快速培养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如草炭、蛭石,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这种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农用微生物菌剂恰当使用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按剂型可分为:液体、粉剂、颗粒型;按内含的微生物种类或功能特性可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等。按照复合方式分为:微生物菌剂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其功能主要为: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能、提高化肥利用率、改善土壤养分。
传统的颗粒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一般将菌与吸附体混合后,经过粉碎、造粒、包衣烘干等步骤制得成品,传统的粉剂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一般将菌与吸附体混合后经过粉碎制得成品,传统的液体微生物菌剂一般采用培养容器直接培养制得。无论何种剂型的微生物菌剂制备过程中,都需要实施微生物的培养,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有液体接种、穿刺接种、活体接种、浇混接种、划线接种、涂布接种、三点接种以及注射接种等。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微生物的培养过程在自然状态下实施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每次培养的数量有限,并且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后失败率极高,在需要大批量使用生产衍生产品的工厂来说,这种传统的培养设备和方法不能满足其需求。另外,在微生物菌剂制备的过程中,采取颗粒状态或者粉末状态的菌剂实施作业时,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混合不均匀,吸收件与微生物混合不均匀或者混合效果不理想等缺陷,造成最终菌剂效果的降低。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培训速度快,培育效果明显,成功率高,混合均匀,混合方式多样,结合效果明显,方法简单易操作的实现微生物菌剂的快速培养系统及方法,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培训速度快,培育效果明显,成功率高,混合均匀,混合方式多样,结合效果明显,方法简单易操作的实现微生物菌剂的快速培养系统及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现微生物菌剂的快速培养系统,包括微生物培养筒,所述的微生物培养筒上部一侧通过管道连通有辅助加料装置,微生物培养筒上部另一侧通过管道连通有混料搅拌装置,在微生物培养筒的底部设置有单向吹气发生器,单向吹气发生器的顶部通过气体分布盘与固定安装在微生物培养筒底部的若干单向出气阀相连通,每个单向出气阀的顶部均与微生物培养筒相连通,在每个单向出气阀的顶部均安装有带有曝气孔的气体曝气管,在相邻的体曝气管之间的微生物培养筒底壁上固定安装有纵向支撑杆,每个纵向支撑杆上均缠绕有快速培养载体,在快速培养载体四周的微生物培养筒内壁上设置有与外部的控温器相连接的控温盘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智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智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4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