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件细长槽铣削夹持辅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5044.5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8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玉;符亭;薛磊;唐中帅;敬燕;雷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28 | 分类号: | B23C3/28;B23C9/00;B23Q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细长 铣削 夹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件细长槽铣削夹持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立式加工中心机床上的辅具本体。将辅具本体放置在分度盘与顶针之间且圆形凹槽的开口面向分度盘,零件的一端通过分度盘上的三爪夹持固定,另一端插入圆形凹槽,零件需铣削条形槽Ⅱ的N个位置分别与N个条形槽Ⅰ重叠,通过旋转辅具本体将零件的第一个开槽位置调整至刀具的正下方,顶针插入定位孔并顶紧辅具本体和零件,刀具铣削出第一个条形槽Ⅱ,重复旋转辅具本体并铣削,直到N个条形槽Ⅱ均被加工完成。所述结构可使薄壁零件的夹紧力的方向与铣削细长槽产生的铣削力方向垂直,减小了零件的变形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壁零件精密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件细长槽铣削夹持辅具。
背景技术
大行程薄壁精密零件的外圆细长槽铣削加工在机械制造行业内一般是在立式加工中心上用分度头装置夹持,零件长度≤200mm时,一般直接用分度头的三爪夹持;零件长度≥200mm时,采用分度头的三爪夹持,尾座的顶针辅助支撑。当零件长度≤200mm直接用分度头的三爪夹持时,在圆周上铣削细长槽时,因零件刚性差,随着每条细长槽的加工完成,开口处向外扩张,零件的变形量越来越大,零件变形无规律;当零件长度≥200mm时,尾座的顶针辅助支撑,因零件内孔端部与顶针锥面的压紧力与铣削力方向不一致,使在细长槽加工过程中零件的变形越大,易造成铣刀折损,加工后的细长槽分布不均。每条细长槽的位置度严重超差,均在1mm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壁件细长槽铣削夹持辅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薄壁件细长槽铣削夹持辅具,包括安装在立式加工中心机床上的辅具本体。
所述立式加工中心机床上间隔安装有分度盘和顶针,分度盘的轴线呈水平状且与顶针的轴线重合。
所述辅具本体包括轴线重合的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第一圆轴的直径大于第二圆轴的直径,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相互连接形成台阶轴。
所述第一圆轴背离第二圆轴的端面上设置有供零件插入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轴线与第一圆轴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一圆轴的外壁开设有N个条形槽Ⅰ,条形槽Ⅰ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圆轴的轴线平行且贯穿第一圆轴的两个端面,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N个所述条形槽Ⅰ沿第一圆轴的周向等间距布置,条形槽Ⅰ贯穿圆形凹槽的内壁。
所述第二圆轴背离第一圆轴的端面中心处开设有供顶针插入的定位孔。
当需要在所述零件上铣削出N个条形槽Ⅱ时,将辅具本体放置在分度盘与顶针之间且圆形凹槽的开口面向分度盘,零件的一端通过分度盘上的三爪夹持固定,另一端插入圆形凹槽,零件需铣削条形槽Ⅱ的N个位置分别与N个条形槽Ⅰ重叠,通过旋转辅具本体将零件的第一个开槽位置调整至刀具的正下方,顶针插入定位孔并顶紧辅具本体和零件,刀具铣削出第一个条形槽Ⅱ,重复旋转辅具本体并铣削,直到N个条形槽Ⅱ均被加工完成。
进一步,所述零件为圆柱体结构,条形槽Ⅱ的一端贯穿零件的一个端面,条形槽Ⅱ的另一端与零件的另一个端面存在距离。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所述结构可使薄壁零件的夹紧力的方向与铣削细长槽产生的铣削力方向垂直,减小了零件的变形量;同时,本发明装置还具有装夹零件简便、效率高、零件夹持稳定可靠等优点,可适用于机械制造行业内汽车悬挂、减震器、矿用单位支柱、液压支架等产品的大行程薄壁零件精密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辅具应用到铣削加工的示意图;
图2为辅具本体的示意图;
图3为零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50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