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Q值微环的超窄带宽可调谐光学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5068.0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4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力;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G02F1/21;G02F1/225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吴晓茜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值微环 窄带 调谐 光学 滤波器 | ||
1.一种基于高Q值微环的超窄带宽可调谐光学滤波器,基于硅基高品质因子微环辅助马赫增德尔干涉仪结构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3dB分束器(1)、第二3dB分束器(2)、第一连接波导(3)、第二连接波导(4)、第三连接波导(5)、第四连接波导(6)、第一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7)、第二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10)、第一热电极(13)、第二热电极(16)、第三热电极(14)、第四热电极(15)、第五热电极(17)和第六热电极(18);
所述第一3dB分束器(1)输出端上臂通过第一连接波导(3)与所述第一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7)的输入端口相连;所述第二3dB分束器(2)的输入端上臂通过第二连接波导(4)与所述第一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7)的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一3dB分束器(1)输出端下臂通过第三连接波导(5)与所述第二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10)的输入端口相连;所述第二3dB分束器(2)的输入端下臂通过第四连接波导(6)与所述第二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10)的输出端口相连;所述第一热电极(13)和所述第二热电极(16)分别位于第一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7)和第二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10),第三热电极(14)、第四热电极(15)、第五热电极(17)和第六热电极(18)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波导(3)、第二连接波导(4)、第三连接波导(5)和第四连接波导(6)上;所述第一热电极(13)、所述第二热电极(16)、所述第三热电极(14)、所述第四热电极(15)、所述第五热电极(17)、所述第六热电极(18)均用于对所述第一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7)和第二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10)的波导进行加热;所述第一连接波导(3)、第二连接波导(4)、第三连接波导(5)和第四连接波导(6)位于第三热电极(14)、第四热电极(15)、第五热电极(17)和第六热电极(18)内的部分分别为第一微环(8)、第二微环(9)、第三微环(11)和第四微环(12);
工作中,所述第一3dB分束器(1)、所述第二3dB分束器(2)、所述第一连接波导(3)、所述第二连接波导(4)、所述第三连接波导(5)、所述第四连接波导(6)一起构成了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通过改变所述第三热电极(14)和所述第四热电极(15)的功率或者所述第五热电极(17)和所述第六热电极(18)的功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7)和所述第二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10)的圆弧波导的折射率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操控单个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的传输谱线使其带宽可调谐;进而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热电极(13)和所述第二热电极(16)的功率,实现对整个滤波器的谱线进行操控,最终得到波长和带宽可调谐的滤波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Q值微环的超窄带宽可调谐光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热电极(14)、第四热电极(15)、第五热电极(17)和第六热电极(18)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微环(8)、第二微环(9)、第三微环(11)和第四微环(12)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Q值微环的超窄带宽可调谐光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7)和所述第二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10)的波导宽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高Q值微环的超窄带宽可调谐光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宽度为5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Q值微环的超窄带宽可调谐光学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波导(3)、所述第二连接波导(4)、所述第三连接波导(5)、所述第四连接波导(6)均为两端直中间弯曲的形状,以适应所述第一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7)、所述第二优化结构的跑道微环(10)与所述第一3dB分束器(1)和所述第二3dB分束器(2)的连接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50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