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房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6004.2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2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娄卫斌;郑龙;李未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天马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房屋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震房屋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地基上的凹坑;底部与凹坑相适配的房屋主体;设置在凹坑底部的支撑台;安装在房屋主体底部且周侧环设有环形槽的底座;可拆卸式安装在支撑台上多个与环形槽相适配的限位板;设置在底座与支撑台之间用于对房屋主体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以及设置在凹坑内对房屋主体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本申请在使用时,增强房屋的抗震效果,提高房屋的安全系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抗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房屋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自然灾害,其常常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人们在修筑建筑物时,尤其是修筑比较高的建筑物时,大都会在建筑物的底部设置抗震结构。
但是,发明人发现,在实际中也存在很多低矮的楼房,尤其是一些临时搭建的房屋,其修筑的比较粗糙,大都是由板材与框架搭建而成,这些临时搭建的建筑物一般本身都缺乏抗震结构,安全系数比较低,在遇到地震时比较容易倒塌,对此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房屋结构,能够增强房屋的抗震效果,提高房屋的安全系数,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震房屋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房屋结构,包括:设置在地基上的凹坑;底部与凹坑相适配的房屋主体;设置在凹坑底部的支撑台;安装在房屋主体底部且周侧环设有环形槽的底座;可拆卸式安装在支撑台上多个与环形槽相适配的限位板;设置在底座与支撑台之间用于对房屋主体进行缓冲的缓冲机构;以及设置在凹坑内对房屋主体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房屋主体的过程中,设置的凹坑可以对房屋主体的底部进行限制,再配合支撑装置的支撑,可以使得房屋主体很稳定的处于凹坑内,而设置的缓冲机构,可以在发生地震时,对房屋主体进行缓冲减震,降低地震对房屋主体造成的损害,有效的提高了房屋主体的安全系数。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环设在支撑台承载面上的多个缓冲槽;活动设置在缓冲槽内的缓冲块;以及一端连接在缓冲槽底壁、另一端固定在缓冲块底部的缓冲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地震时,设置的缓冲弹簧可以利用自身的弹性力,驱动缓冲块对房屋主体的底座进行缓冲,从而可以对房屋主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以降低地震给房屋主体带来的损害。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底座的底端面设置成向支撑台一侧凸出的弧形面,所述缓冲块承载面设置为与弧形面相适配的内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震时房屋主体晃动的过程中,设置的弧形面可以与缓冲块的内曲面相互贴合,可以增大两者的接触面积,既可以提高缓冲块对底座的缓冲效果,还能增加对底座的稳定支撑效果。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竖直安装在凹坑底部周侧的多个支撑柱;螺纹套设在支撑柱顶部的支撑筒;以及安装在支撑筒远离支撑柱一端的支撑盘,所述房屋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支撑盘相适配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房屋主体的底部进行支撑时,可以旋转支撑筒,使得支撑筒顶部的支撑盘旋转至定位槽内,定位槽就可以对支撑盘进行限制,从而实现稳定的对房屋主体支撑的作用。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 所述环形槽靠近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钩槽,所述限位板远离支撑台的一端设置有与钩槽相适配的钩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板置于环形槽的过程中,随着支撑装置对底座的支撑顶起,可以使得限位板的钩部与环形槽的钩槽相互嵌合,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房屋主体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天马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天马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60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