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分离泥沙的螺旋藻清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6367.6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郑行;李林声;杨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10 | 分类号: | B08B3/10;B08B13/00;B07B1/04 |
代理公司: |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9 | 代理人: | 林志杰 |
地址: | 35031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分离 泥沙 螺旋藻 清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螺旋藻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便于分离泥沙的螺旋藻清洗装置,包括箱体和侧箱,侧箱固接于箱体的左侧,侧箱的内腔左侧壁和顶部分别固接有电机和中转齿轮,箱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上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外筒和内杆,内杆插接于外筒内,内杆与外筒的右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内杆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内杆与外筒的左侧固接有两组对称的锥齿轮,两组锥齿轮分别啮合于中转齿轮的下方左右两侧,内杆与外筒上均固接有多组呈阵列状分布的搅拌叶片,箱体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水管,箱体的内腔侧壁固接有滤网。本发明便于将泥沙过滤,提高过滤效率;便于其拆卸,便于螺旋藻的取出分离,提高清洗效率,便于广泛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藻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分离泥沙的螺旋藻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藻,属于蓝藻门、蓝藻纲、颤藻科、螺旋藻属,是一种古老的低等原核单细胞或多细胞水生植物,体长200-500μm,宽5-10μm。形如钟表发条,呈螺旋状蓝绿色,所以又称为蓝绿藻。原产在墨西哥和非洲中部的乍得热带地区的碱性湖泊中,早就被当地居民食用。
螺旋藻适于高温碱性环境。已发现35种以上,在淡、咸水均有生长,而世界上用于生产的只有2种钝顶螺旋藻和巨大螺旋藻。
螺旋藻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微藻类之一,是有35亿年生命史的稀有藻类生物,也是一种天然食品。螺旋藻是自然界营养成分最丰富、最全面的生物,螺旋藻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亚麻酸的脂肪酸、类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铁、碘、硒、锌等。
螺旋藻在显微镜下呈疏松或紧密的有规则的螺旋弯曲状,形如钟表发条而得名。蓝藻类细胞无色素体,色素分布在原生质体外部的色素区,蓝绿色。藻体表面不具胶质鞘,不易被微生物附着,细胞内有气泡,上浮性好。细胞或藻丝顶部常不尖细,横壁常不明显,顶细胞圆形,外壁不增厚。
现有的螺旋藻清洗去除泥沙是将泥沙、螺旋藻和水的混合物静置沉淀,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泥沙沉降到底部,从而将螺旋藻和泥沙分离开来,这种方法耗时较长、效率较低、清洗效果较差,不便于快速将螺旋藻分离出去。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便于分离泥沙的螺旋藻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分离泥沙的螺旋藻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螺旋藻清洗去除泥沙是将泥沙、螺旋藻和水的混合物静置沉淀,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泥沙沉降到底部,从而将螺旋藻和泥沙分离开来,这种方法耗时较长、效率较低、清洗效果较差,不便于快速将螺旋藻分离出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分离泥沙的螺旋藻清洗装置,包括箱体和侧箱,所述侧箱固接于所述箱体的左侧,所述侧箱的内腔左侧壁和顶部分别固接有电机和中转齿轮,所述箱体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上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有外筒和内杆,所述内杆插接于所述外筒内,所述内杆与所述外筒的右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内杆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固接,所述内杆与所述外筒的左侧固接有两组对称的锥齿轮,两组所述锥齿轮分别啮合于所述中转齿轮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述内杆与所述外筒上均固接有多组呈阵列状分布的搅拌叶片,所述箱体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箱体的内腔侧壁固接有滤网,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置物框,所述置物框的底部固接有拦网,所述置物框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杆槽,且所述内杆与所述外筒均贯穿所述杆槽。
优选的,所述外筒的右侧连接设置有轴承密封套,便于对外筒与内杆之间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置物框的右侧壁底部开设有排料口,便于将清洗完成的螺旋藻排出。
优选的,所述拦网与所述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度至度,且所述拦网与所述滤网相平行,所述拦网上开设有避让口,且所述搅拌叶片穿过所述避让口,便于置物框穿过外筒与内杆使拦网位于其下方。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右侧顶部固接有导料台,便于将螺旋藻导向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未经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6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