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控制方法、发动机控制装置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17199.2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郭云杰;缪丰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F01N3/20;F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控制 方法 装置 车辆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发动机控制装置和车辆,发动机包括加热装置、喷射装置和催化转化装置,发动机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催化转化装置的效率值;根据催化转化装置的效率值,控制加热装置、喷射装置和催化转化装置的工作状态。通过不同的效率值控制加热装置、喷射装置和催化转化装置的工作状态,能够实现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催化转化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以确定发动机是否存在硫中毒情况的识别,并识别出其中毒的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一种发动机控制装置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我国对发动机尾气中氮氧的排放存在较高的标准,所以对柴油的要求较高,但是市场上存在很多不满足要求的柴油,如果采用品质较差的柴油,会存在硫中毒,排放超标等问题,从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发动机包括加热装置、喷射装置和催化转化装置,发动机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催化转化装置的效率值;根据催化转化装置的效率值,控制加热装置、喷射装置和催化转化装置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发动机包括加热装置、喷射装置和催化转化装置,其中加热装置用于对催化转化装置的进口进行加热,喷射装置用于喷射尿素,对催化转化装置效率值的检测能够表征发动机后处理是否存在硫中毒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发动机的后处理存在硫中毒情况,则会降低催化转化装置的使用效率,减少车载自动诊断系统限扭,车速下降,这不仅造成发动机的使用效率降低,同时影响用户的驾驶体验。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发动机控制方法,通过加热装置对催化转化装置的进口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发动机催化转化装置的进口温度,从而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催化转化装置工作状态的判定,以确定发动机是否存在硫中毒情况的识别,并具体判断中毒程度。
具体地,通过获取的催化转化装置的效率值,并根据催化转化装置的效率值控制加热装置、喷射装置和催化转化装置的工作状态,通过获取催化转化装置的效率值,能够使得在不同的催化转化装置的效率值时,控制加热装置对催化转化装置的进口加热至不同的温度,控制喷射装置喷射或者不喷射尿素,控制催化转化装置正常工作或者停止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催化转化装置的效率值降低可能不只是硫中毒引起的,还可能由结晶等状态引起,所以在判断催化转化装置硫中毒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他结晶和碳氢吸附等状态排出,从而能够更精准的判断催化转化装置的当前状态。
具体地,加热装置的加热具体包括对催化转化装置的进口加热至不同的温度,可以理解的是,在对催化转化装置的进口加热至不同的温度,从而更好的检测出催化转化装置效率值低是否由其他的因素(如结晶、碳氢吸附等)引起的。喷射装置的具体工作包括喷射尿素或者停喷尿素,控制喷射装置停喷尿素主要是为了在催化转化装置效率值低的情况下,避免结晶的产生。控制催化转化装置正常工作或者停止工作主要是为了在检测的工作中,如果产生氨逃逸的状态下,控制催化转化装置闭环控制,同时在判断催化转化装置处于老化状态下,控制催化转化装置停止工作,其他情况下均控制催化转化装置正常工作,以实现对催化转化装置效率值的检测,从而判断发动机是否存在中毒并判断其中毒程度。
在判断催化转化装置效率值低于正常水平时开启加热装置对催化转化装置的进口进行加热,而在加热的同时,并不立即开启喷射装置,原因在于,如果此时同时开启喷射装置进行尿素的喷射,在催化转化装置效率较低的情况下,可能会增加结晶的产生量和产生速度,可能会造成后续对催化转化装置硫中毒情况的误判,因此,在开始加热的初期,并不开启喷射装置,而是在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启喷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7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