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8609.5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缦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46 | 分类号: | D01F6/46;D01F1/10 |
代理公司: | 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 44413 | 代理人: | 王春龙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开发区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玉石材料和二氧化钛按质量份数1:1-2的比例混合均匀,并通过高精度研磨机将其研磨成粒径为4-6μm的混合物A;
S2、将纳米银材料和色母粒按质量份数1:1-2的比例混合均匀,并通过高精度研磨机将其研磨成粒径为3-5μm的混合物B;
S3、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按质量份数3:1-2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C;
S4、将聚酰胺包覆混合物C形成长度为20-30μm、径度为16-20um的柱形结构;
S5、将聚丙烯研磨成粒径为40-50um的混合物D,将混合物D和所述柱形结构按质量分数比5-7: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加入0.1-0.2wt%的抗氧化助剂、0.1-0.2wt%的抗菌助剂、0.1-0.2wt%的抗酸助剂、0.1-0.2wt%的抗静电助剂进行改性,然后加热到190-200℃,进行熔融、喷丝、冷却和切断,制备出聚丙烯切片,最后对聚丙烯切片进行干燥、纺丝、卷绕,最后纺织成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玉石材料和二氧化钛按质量份数1: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通过高精度研磨机将其研磨成粒径为4μm的混合物A;
S2、将纳米银材料和色母粒按质量份数1: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通过高精度研磨机将其研磨成粒径为3μm的混合物B;
S3、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按质量份数3:1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C;
S4、将聚酰胺包覆混合物C形成长度为20μm、径度为16-20um的柱形结构;
S5、将聚丙烯研磨成粒径为40-50um的混合物D,将混合物D和所述柱形结构按质量分数比5-7: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加入0.1wt%的抗氧化助剂、0.1wt%的抗菌助剂、0.1-0.2wt%的抗酸助剂、0.1wt%的抗静电助剂进行改性,然后加热到190℃,进行熔融、喷丝、冷却和切断,制备出聚丙烯切片,最后对聚丙烯切片进行干燥、纺丝、卷绕,最后纺织成面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玉石材料和二氧化钛按质量份数1:2的比例混合均匀,并通过高精度研磨机将其研磨成粒径为6μm的混合物A;
S2、将纳米银材料和色母粒按质量份数1:2的比例混合均匀,并通过高精度研磨机将其研磨成粒径为5μm的混合物B;
S3、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按质量份数3:2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C;
S4、将聚酰胺包覆混合物C形成长度为30μm、径度为20um的柱形结构;
S5、将聚丙烯研磨成粒径为50um的混合物D,将混合物D和所述柱形结构按质量分数比7: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加入0.2wt%的抗氧化助剂、0.2wt%的抗菌助剂、0.2wt%的抗酸助剂、0.2wt%的抗静电助剂进行改性,然后加热到200℃,进行熔融、喷丝、冷却和切断,制备出聚丙烯切片,最后对聚丙烯切片进行干燥、纺丝、卷绕,最后纺织成面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玉石材料和二氧化钛按质量份数1:1.5的比例混合均匀,并通过高精度研磨机将其研磨成粒径为5μm的混合物A;
S2、将纳米银材料和色母粒按质量份数1:1.5的比例混合均匀,并通过高精度研磨机将其研磨成粒径为4μm的混合物B;
S3、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按质量份数3:1.5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C;
S4、将聚酰胺包覆混合物C形成长度为25μm、径度为18um的柱形结构;
S5、将聚丙烯研磨成粒径为45um的混合物D,将混合物D和所述柱形结构按质量分数比6: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加入0.15wt%的抗氧化助剂、0.15wt%的抗菌助剂、0.15wt%的抗酸助剂、0.15wt%的抗静电助剂进行改性,然后加热到195℃,进行熔融、喷丝、冷却和切断,制备出聚丙烯切片,最后对聚丙烯切片进行干燥、纺丝、卷绕,最后纺织成面料。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一种面料的生产方法生产的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缦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缦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86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