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子口耐磨橡胶组合物及其混炼方法和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9493.7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1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董兴旺;白浩;王丹灵;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9/00;C08L9/06;C08L97/02;C08K3/04;C08K5/40;C08K5/39 |
代理公司: | 杭州恒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8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00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子口 耐磨 橡胶 组合 及其 混炼 方法 轮胎 | ||
1.一种子口耐磨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混炼制备得到:
天然橡胶 5.0~60份;
顺丁橡胶A 5.0~60份;
顺丁橡胶B 5.0~60份;
丁苯橡胶 10~50份;
炭黑 40~70份;
木质纤维素 2.0~20份;
有机硫给予体 0.5~3.0份;
上述的橡胶组分的总和为100份,顺丁橡胶A的顺式(Cis)丁二烯的质量占聚合物总重的90~99%,乙烯基占聚合物总重的1~10%;顺丁橡胶B的顺式(Cis)丁二烯的质量占聚合物总重的20~90%,乙烯基占聚合物总重的6~60%;炭黑采用高耐磨或中超耐磨炭黑补强橡胶,炭黑的粒径在20-40nm,吸碘值在80~200g/kg,压缩吸油值在80~150 10-5m3/kg,CTAB吸附比表面积 90~150 103m2/kg;有机硫给予体为秋兰姆类促进剂、二硫代甲酸盐类促进剂中的一种或者二种及其以上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子口耐磨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混炼制备得到:
天然橡胶 20~40份;
顺丁橡胶A 20~40份;
顺丁橡胶B 10~30份;
丁苯橡胶 10~30份;
炭黑 55~65份;
木质纤维素 5.0~15份;
有机硫给予体 0.5~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子口耐磨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混炼制备得到:
天然橡胶 30份;
顺丁橡胶A 30份;
顺丁橡胶B 20份;
丁苯橡胶 20份;
炭黑 60份;
木质纤维素 10份;
有机硫给予体 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子口耐磨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木质纤维素直径在1~100nm,长宽比在50~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子口耐磨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丁苯橡胶为改性丁苯橡胶,其中苯乙烯的质量占聚合物总重的5~30%,乙烯基占丁二烯总重的2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子口耐磨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机硫给予体为多功能硫化剂WY988。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子口耐磨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还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混炼制备得到:氧化锌1.0~6.0份;硬脂酸0.1~5.0份;防老剂6PPD 1.0~5.0份;防老剂TMQ 0.3~3.0份;树脂 1.0~10份;微晶蜡1.0~5.0份;促进剂CZ 0.1~5.0份;硫磺 0.5~5.0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子口耐磨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还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混炼制备得到:氧化锌2.0~4.0份;硬脂酸1.0~3.0份;防老剂6PPD 1.0~3.0份;防老剂TMQ 0.5~2.0份;树脂 5.0~10份;微晶蜡0.5~1.5份;促进剂CZ 0.5~1.5份;硫磺 0.5~3.0份。
9.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子口耐磨橡胶组合物的混炼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第1步混炼,采用密炼机进行混炼,将橡胶组合物中的天然橡胶、10%~30%炭黑、木质纤维素进行预混炼,混炼时间达到150~200秒,排胶温度在140~165℃,得到混合物P;
第2步混炼,采用密炼机进行混炼,将将混合物P、剩余的炭黑、顺丁橡胶A、顺丁橡胶B、丁苯橡胶等,混炼时间达到150~200秒,排胶温度在135~160℃,所得混合物M;
第3步混炼,采用密炼机进行混炼,将混合物M、促进剂CZ、硫磺、有机硫给予体共同混炼,所得最终的橡胶组合物Q。
10.一种轮胎,该轮胎的子口采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子口耐磨橡胶组合物硫化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94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砂挡片型冷却管及其造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出药的自动出药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