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吊管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19807.3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尚君辉;周波;刘照志;屈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96 | 分类号: | E02F3/96;B66C1/34;B66C23/06;B66C23/36;B66C23/82;E02F3/76;E02F3/80;E02F3/84;E02F9/08;E02F9/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吊管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吊管机,包括底盘、电气系统、液压系统、以及安装在底盘上的推土组件和起重组件,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控制推土组件和起重组件动作,底盘包括左履带架、右履带架、车架、平衡梁、垫块结构和销轴,平衡梁两端分别连接左履带架和右履带架;吊管机处于起重模式时,车架以一定角度固定连接平衡梁两端,使推土组件位于最大仰角位置;吊管机处于推土模式时,车架与平衡梁悬挂连接,使左履带架和右履带架相对车架能转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吊管机底盘刚性连接方式造成的功能单一受限,无法满足客户对多工况需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吊管机,属于管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家管网建设将再次进入高峰期,给我们带来巨大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尤其是在一机多能方面需求显著增多,管道施工时首先进行扫线清障,此时用到较多的设备是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然后是布管、对口,此时用到最多的设备是吊管机,因此很多用户提出在吊管机基础上增加推土机功能,扫线清障时当推土机用,布管、对口时当吊管机用,大大提升现有吊管机的施工范围及使用经济性。
目前吊管机底盘车架和横梁多采用刚性连接方式,保证了履带与底面的有效接触,摩擦力大,停机平稳,适合于吊管作业,但此种连接方式越障能力弱,不适宜进行复杂地况的推土作业。因此,现有多功能吊管机仅用于短程推土作业,或直接只使用吊管功能,不能完全发挥吊管机的全部功能。此外,在安装过程中推土组件的推铲动臂铰点和起重组件的左、右平台会发生干涉;推土和起重模式下各有一套操控系统,成本大且不利于操纵者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吊管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吊管机底盘刚性连接方式造成的功能受限,无法满足客户对多工况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吊管机,包括底盘以及安装在底盘上的推土组件和起重组件,底盘包括左履带架、右履带架、车架、平衡梁,平衡梁两端分别连接左履带架和右履带架;吊管机处于起重模式时,车架以一定角度固定连接平衡梁两端;吊管机处于推土模式时,车架与平衡梁悬挂连接,使左履带架和右履带架相对车架能转动。
优选地,前述吊管机处于起重模式时,平衡梁和车架通过垫块结构固定连接。
优选地,前述吊管机处于推土模式时,平衡梁中部与车架通过销轴连接,平衡梁绕车架转动。
优选地,前述推土组件包括推铲,推铲两端设有折线型动臂,折线型动臂动臂后铰点分别连接左履带架、右履带架中部,折线型动臂后端宽度大于动臂前端宽度。
优选地,前述起重组件包括主臂、定滑轮组、升降钢丝绳、左平台、起升变幅机构、变幅滑轮组、右平台、吊钩、变幅钢丝绳;左平台连接左履带架且位于推铲左端动臂后铰点上方,主臂与左平台铰接;右平台连接右履带架且位于推铲右端动臂后铰点上方,起升变幅机构固定连接右平台;变幅滑轮组两端分别安装在起升变幅机构和主臂顶端,变幅滑轮组两端通过变幅钢丝绳连接;定滑轮组一端固定在主臂上,另一端连接吊钩,定滑轮组两端通过升降钢丝绳连接。
优选地,前述还包括平衡重,平衡重与右平台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
优选地,前述还包括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起重模式和推土模式都通过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实现操作功能。
优选地,前述液压系统包括先导式溢流阀、切换阀、主泵、先导泵、先导阀、操控手柄、先导切换阀、吊管机工作模块和推土机工作模块;主泵通过切换阀分别连接吊管机工作模块和推土机工作模块;先导式溢流阀两端分别连接主泵和油箱;先导阀P口连接先导泵,T口连接油箱,A口连接切换阀的先导口,B口连接操控手柄的进油口;操控手柄端口还连接先导切换阀。
优选地,前述吊管机处于起重模式时,主泵经切换阀给吊管机工作模块提供压力油,操作手柄通过控制吊管机主阀先导油口,操纵对应工作联换向进行起重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19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