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低聚异麦芽糖的麦芽糖食品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0781.4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9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满在伟;崔慧慧;陈一鸣;蒋心怡;邹祎然;张轩;郭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125 | 分类号: | A23L33/125;A23L33/21;A23L5/10;A23L7/10;A23L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王玉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低聚异 麦芽糖 食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低聚异麦芽糖的麦芽糖食品制备方法,包括:先培养麦芽并制备糖化用米饭;将培养后的麦芽加水研磨,然后与糖化用米饭混合得到糖化物;向糖化物中加入α‑葡萄糖苷酶进行糖化,得到含低聚异麦芽糖的麦芽糖食品。本发明通过在传统麦芽糖制备糖化过程中添加α‑葡萄糖苷酶,与麦芽中的淀粉酶协同催化,同时进行糖化与转苷作用,将传统糖化过程产生的麦芽糖、葡萄糖、麦芽三糖等转化成低聚异麦芽糖,降低可消化糖总量,同时生成具有保健功能的低聚异麦芽糖,可制备出低可消化糖总量同时含有低聚异麦芽糖的麦芽糖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低聚异麦芽糖的麦芽糖食品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麦芽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淀粉糖食品,是由麦类在发芽过程中产生的淀粉酶系水解淀粉制得。淀粉主要来自于蒸煮后的大米、糯米、小米、黍米、高粱和玉米等原料。相比精制糖,如蔗糖、葡萄糖等,传统麦芽糖是由麦、米等谷物转化而来,没有进行精制加工,谷物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较好地保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传统麦芽糖食品香甜可口、营养丰富,适宜大部分人群食用。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的患病人数持续增加。有研究表明,人体持续性摄入过量的可消化糖可导致代谢综合征甚至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传统麦芽糖食品含有大量的可消化糖,如麦芽糖、葡萄糖、麦芽三糖等,不能满足目前人们低糖、健康的饮食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麦芽糖食品中可消化糖含量高,并且需要提升健康功能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含低聚异麦芽糖的麦芽糖食品制备方法,通过在传统麦芽糖制备糖化过程中添加α-葡萄糖苷酶,与麦芽中的淀粉酶协同催化,同时进行糖化与转苷作用,将传统糖化过程产生的麦芽糖、葡萄糖、麦芽三糖等转化成低聚异麦芽糖,降低可消化糖总量,同时生成具有保健功能的低聚异麦芽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低聚异麦芽糖的麦芽糖食品制备方法,包括:
先培养麦芽并制备糖化用米饭;
将培养后的麦芽加水研磨,然后与糖化用米饭混合得到糖化物;
向糖化物中加入α-葡萄糖苷酶进行糖化,得到含低聚异麦芽糖的麦芽糖食品。
优选地,所述单位重量糖化物中加入α-葡萄糖苷酶的量为0.3~0.6µL/g。
优选地,所述糖化过程中温度为54℃,持续时间为9~12 h。
优选地,所述培养后的麦芽加入纯净水后采用研磨机研磨2 min,所述麦芽与糖化用米饭的质量比为1:12。
优选地,所述麦芽培养前,将洗净的干小麦置于20℃纯净水浸泡15 h。
优选地,所述麦芽培养时浸泡过的小麦单层平铺于育苗盘中的网格盘上,网格盘底部加入纯净水并浸润小麦,20℃培养箱培养,每24 h更换一次纯净水,培养48h。
优选地,所述麦芽培养过程中待小麦根须穿过网格盘网孔,则减少纯净水加入量,仅使小麦根须接触到水。
优选地,所述糖化用米饭制备方法为:将大米用纯净水清洗3次,加入干燥大米重量1.5倍的纯净水,常压蒸煮30 min,获得糖化用米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07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