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毒废水灭活罐排水阀漏液在线检测灭活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1058.8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0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郭佩超;太祥飞;王峰;李剑锋;郑力;何顺权;吴志超;杜有径;杨超然;李杨;陈平;储艳宁;贺建伟;朱毅;李亚冬;沈凯;邓智勇;阮永刚;李周成;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02 | 分类号: | C02F1/02;G01M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吴金姿 |
地址: | 650118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灭活罐排 水阀 在线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毒废水灭活罐排水阀漏液在线检测灭活系统和方法,包括灭活罐,灭活罐的底部设置导入管,导入管上设置球阀,导入管的出口端设置有在线检测灭活装置,在线检测灭活装置的出口端设置导出管,导出管的出口端设置排液管,导出管和排液管之间通过出液阀门连接;在线检测灭活装置具有检测箱体和加热器,检测箱体上设置控制器、报警器和加热器,检测箱体的内腔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与报警器电性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全自动在线检测灭活罐排水阀的阀芯是否漏液,并对进入检测箱内的有毒漏液进行灭活处理,还能对活毒废水达到零污染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性活毒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活毒废水灭活罐排水阀漏液在线检测灭活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物制药行业中,需对病毒性疫苗生产防护区所产生的活毒废水收集进行灭活处理之后再通过阀门排放至污水处理站;现有技术中的活毒废水灭活处理大多采用的方法是:先将活毒废水收集于灭活罐中,然后通过蒸汽加热或电加热的方式来对收集于灭活罐内的活毒废水进行灭活处理,使活毒废水中的活性病毒死亡,通过排水阀门将已完成灭活处理的活毒废水排安全排放;但如果用来排放废水阀门的阀芯存在小量漏液时,就会在进行灭活过程中,将未完全灭活的有毒废水通过阀门泄漏直接排放,从而带来生物安全隐患,尤其对于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如:新冠肺炎病毒),将会带来感染、传染风险,严重时还会造成疫情。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研究一种活毒废水灭活罐排水阀漏液在线检测灭活系统和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毒废水灭活罐排水阀漏液在线检测灭活系统和方法,本发明结构新颖,能全自动在线检测灭活罐排水阀的阀芯是否漏液,并对进入检测箱内的有毒漏液进行灭活处理,能够对活毒废水达到零污染排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活毒废水灭活罐排水阀漏液在线检测灭活系统,包括灭活罐,所述灭活罐的底部设置导入管,所述导入管上设置球阀,导入管的出口端设置有在线检测灭活装置,所述在线检测灭活装置的出口端设置导出管,所述导出管的出口端设置排液管,所述导出管和排液管之间通过出液阀门连接;
所述在线检测灭活装置具有检测箱体和加热器,所述检测箱体上设置控制器、报警器和加热器,所述检测箱体的内腔设置温湿度传感器;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报警器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入管的进口端和灭活罐连通,导入管的出口端与在线检测灭活装置连通。
优选地,所述球阀为无死角排水超薄球阀。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用于灭活检测箱体内的活毒废水,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活毒废水灭活罐排水阀漏液在线检测灭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关闭球阀,打开出液阀门,启动在线检测灭活装置,此时在线检测灭活装置对检测箱体内腔进行预热烘干;
S2:待检测箱体内腔预热烘干后,关闭出液阀门,向灭活罐的内腔注入活毒废水进行灭活处理;
S3:在灭活罐灭活活毒废水过程中,当球阀的阀芯发生泄漏时,漏出的活毒废水进入检测箱体内腔,加热器对漏出的活毒废水进行加热灭活;
S4:所述步骤S3进行加热灭活直至活毒废水变成水蒸汽,此时湿度传感器采集到检测箱体内的湿度增大、温度降低,将采集到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启动报警器报警;
S5:当活毒废水灭活处理完成后,关闭在线检测灭活装置,打开出液阀门和球阀,对灭活罐中灭活处理的活毒废水进行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1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