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1972.2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0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左方睿;范伟;王思文;孙开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徐红岗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操作 优化 方法 | ||
一种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方法,通过将被操作物体的位姿进行平移扩展和离散化旋转,得到一系列新的位姿,进而从中选出与当前位姿最接近的一个,作为最终的优化位姿,保证机器人能够以较小的运动量到达被操作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机器人操作场景中生成的操作位姿的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机器人操作的过程是将末端工具坐标系Ot-Xt-Yt-Zt移动到被操作物体的位姿Tp处,由于前道处理过程通常是借助视觉识别获得目标位姿,而视觉计算位姿时往往不会考虑当前机器人的状态,导致生成的位姿可能会与机器人当前位姿差距较大,机器人末端需要移动或旋转更长距离才能到达Tp。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操作位姿优化方法,其能够实现对机器人操作场景中前道处理获得的目标位姿进行优化,使机器人可以以更小的运动量到达被操作物体。
本公开提供一种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被操作物体的位姿在Xp-Op-Yp平面内以Op为中心通过平移扩展为一个阵列;
将平移扩展得到的每个阵列位姿分别绕Z轴进行离散化旋转,得到一系列新的位姿;
求机器人的参考位姿到离散化旋转后生成的各个位姿之间的旋转量和平移量;其中,参考位姿指机器人当前工具坐标系的位姿;
根据所述旋转量和平移量,找到生成的系列位姿中最接近参考位姿的那一个,作为最终优化得到的位姿。
进一步地,所述阵列的行列数为奇数。
进一步地,所述离散化旋转的旋转步长为2π/M(M=0,1,2…)其中M为离散化的数量。
进一步地,求机器人的参考位姿到离散化旋转后生成的各个位姿之间的旋转量和平移量的方法为:
设被操作物体的位姿为Tp,经过平移扩展后得到一系列位姿N为平移扩展后的行列数),进行旋转离散化后得到的位姿为
求出机器人的参考位姿Tt与旋转离散化后的位姿之间的变换为:
由旋转矩阵与平移向量构成
所述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即为机器人的参考位姿到旋转离散化后生成的位姿之间的旋转量和平移量。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旋转量和平移量,找出生成的系列位姿中最接近参考位姿的那一个,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旋转矩阵转换为轴角表达方式,取角度值的绝对值为
将所述平移向量取模得到
分别对所有位姿的和进行排序,并将降序排序序号归一化为[0,1]区间,得到两组分数将同一个位姿的两个分数取平均值得到综合评分
取评分最高的对应位姿作为最终优化得到的位姿。
本公开所述机器人操作位姿优化方法,通过对被操作物体的位姿进行平移扩展和离散化旋转变换,得到一系列位姿,并从中选择最接近当前位姿的一个作为优化后的位姿,从而对前道处理获得的目标位姿进行了优化,使机器人可以以更小的运动量到达被操作物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在考虑当前位姿的基础上确定目标位姿,能够保证以较小的运动量到达被操作物体。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新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1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