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宽带极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2114.X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4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姜彦南;黄夏琳;梅立荣;王娇;曹卫平;陆路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5/24 | 分类号: | H01Q15/24;H01Q15/00 |
代理公司: | 桂林文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34 | 代理人: | 白洪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材料 宽带 极化 | ||
1.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宽带极化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层介质板、第二层介质板、第三层介质板、第四层介质板、铜接地板、第一开口谐振圆环、第二开口谐振圆环和第三开口谐振圆环,所述第一层介质板、所述第二层介质板、所述第三层介质板、所述第四层介质板和所述铜接地板依次排布,所述第一开口谐振圆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层介质板和所述第二层介质板之间,所述第二开口谐振圆环设置在所述第二层介质板和所述第三层介质板之间,所述第三开口谐振圆环设置在第三层介质板和所述第四层介质板之间,所述第一开口谐振圆环、所述第二开口谐振圆环和所述第三开口谐振圆环呈同心圆样式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材料的宽带极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谐振圆环开具有两个第一缺口,两个所述第一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口谐振圆环上顺时针的45°和225°位置,所述第二开口谐振圆环开具有两个第二缺口,两个所述第二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开口谐振圆环顺时针的135°和315°位置,所述第三开口谐振圆环开具有两个第三缺口,两个所述第二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开口谐振圆环顺时针的45°和225°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超材料的宽带极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介质板、所述第二层介质板、所述第三层介质板和所述第四层介质板的长宽尺寸均为22mm,所述第一层介质板的高度为5mm,所述第二层介质板和所述第四层介质板的高度均为2.4mm,所述第三层介质板的高度为3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超材料的宽带极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谐振圆环外半径为4.8mm,内半径为4mm,所述第一开口的宽度为1.2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超材料的宽带极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口谐振圆环外半径为6.8mm,内半径为6mm,所述第二开口的宽度为1.2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超材料的宽带极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开口谐振圆环外半径为8.8mm,内半径为8mm,所述第三开口的宽度为2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超材料的宽带极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接地板的长宽尺寸与所述第四层介质板的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超材料的宽带极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超材料的宽带极化器还包括十字交叉结构,所述十字交叉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谐振圆环内中心位置,所述十字交叉结构的长度为7mm,宽度为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21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显示器亮度均匀性调整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循环转动割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