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4075.7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涂伟;李崀;冯圣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众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55/02;C08L33/20;C08L33/12;C08L61/28;C08K3/22;C08K5/3492;C08K5/54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镭雕 聚酰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镭雕助剂1‑5份、聚酰胺树脂20‑40份、着色剂1‑5份、ABS树脂8‑16份、相容剂1‑3份、改性光稳定剂1‑5份、增韧剂1‑3份、无机晶须1‑5份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树脂4‑8份。本发明的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通过在聚酰胺树脂中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树脂和镭雕助剂,使制得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可直接作为彩色镭雕材料使用,可镭雕出各种颜色的文字或图案,同时由于采用的改性光稳定剂使制得复合材料可以吸收镭雕激光以及紫光,使该复合材料镭雕效果更佳,镭雕图案色彩清晰、持久不变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镭雕,也叫激光雕刻或者激光打标,是一种用光学原理进行表面处理的工艺。利用激光器发射的高强度聚焦激光束在焦点处,使材料氧化因而对其进行加工;打标的效应是通过表层物质的蒸发露出深层物质,或者是通过光能导致表层物质的化学物理变化出痕迹或者是通过光能烧掉部分物质,而“刻”出痕迹,或者是通过光能烧掉部分物质,显出所需刻蚀的图形、文字。
而用于镭雕的聚酰胺材料具有机械性能优异、耐热性优良、自润性及耐摩擦性出众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器、纺织器材、化工设备、航空、冶金等领域。但是一般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因为镭雕助剂或镭雕技术的限制只能镭雕出黑色或白色或金色的文字或图案,尚无法镭雕出其他色彩,导致镭雕产品的标记色彩单一且缺乏视觉吸引力,限制了激光标记技术的应用拓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该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通过在聚酰胺树脂中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树脂和镭雕助剂,使制得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可直接作为彩色镭雕材料使用,可镭雕出各种颜色的文字或图案,同时由于采用的改性光稳定剂使制得复合材料可以吸收镭雕激光以及紫光,使该复合材料镭雕效果更佳,镭雕图案色彩清晰、持久不变色,而ABS树脂具有很强的抗冲击性、耐划、尺寸稳定等特性,与聚酰胺树脂复合可进一步提升最终制得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有较高的光泽度、较高的透明性、较好的耐热性和较高的刚性和聚酰胺树脂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耐候性的同时解决了韧性很差、冲击性低和加工流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稳定,制得的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镭雕性能、光泽度、加工流动性和耐热性,且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镭雕助剂1-5份、聚酰胺树脂20-40份、着色剂1-5份、ABS树脂8-16份、相容剂1-3份、改性光稳定剂1-5份、增韧剂1-3份、无机晶须1-5份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树脂4-8份;所述镭雕助剂为纳米透明二氧化钛。
本发明的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通过在聚酰胺树脂中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树脂和镭雕助剂,使制得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可直接作为彩色镭雕材料使用,可镭雕出各种颜色的文字或图案,同时由于采用的改性光稳定剂使制得复合材料可以吸收镭雕激光以及紫光,使该复合材料镭雕效果更佳,镭雕图案色彩清晰、持久不变色,而ABS树脂具有很强的抗冲击性、耐划、尺寸稳定等特性,与聚酰胺树脂复合可进一步提升最终制得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有较高的光泽度、较高的透明性、较好的耐热性和较高的刚性和聚酰胺树脂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耐候性的同时解决了韧性很差、冲击性低和加工流动性差的问题;无机晶须替代以往采用的玻纤,改善了可镭雕聚酰胺复合材料制品表面光泽度和平整度,提高了制品的LDS精度,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表面的镭雕精度和准确度同时有利于电磁波信号的灵敏度,解决了普通镭雕专用料和金属结合力低、成型收缩率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众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众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40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