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地根孔植物床施工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4733.2 | 申请日: | 2021-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飞;吴松华;袁运光;包江;胡宏军;赵辉;李善伟;郭磊;朱国成;夏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A01G9/2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末黎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地 植物 施工 设备 方法 | ||
1.一种湿地根孔植物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种湿地根孔植物床施工设备,该设备包括秸秆编织装置、秸秆摊铺覆土装置;
所述秸秆编织装置包括支架(1.1),支架(1.1)上安装有双排链传送机构(1.2),双排链传送机构(1.2)的链节上间隔布置有托具(1.3),托具(1.3)上放置秸秆(1.4);在支架(1.1)左右两侧固定有转盘(1.5),转盘(1.5)通过皮带传送结构(1.6)、第一电机(1.7)驱动转动;所述转盘(1.5)另一端端面固定有空心管(1.8)、绕绳盘(1.9),绳索穿过空心管(1.8)的孔并从空心管(1.8)端头出口伸出;
所述秸秆摊铺覆土装置包括敞口壳体(2.1),敞口壳体(2.1)内上部安装有破碎组件(2.2),敞口壳体(2.1)内位于出料口处安装有出料控制组件(2.3),敞口壳体(2.1)外前端安装有秸秆收卷筒(2.4)、防陷轮(2.5),壳体(2.1)外尾端安装有碾轮(2.6),破碎组件(2.2)、出料控制组件(2.3)、秸秆收卷筒(2.4)、防陷轮(2.5)及碾轮(2.6)通过链传送机构(2.7)及第二电机(2.8)驱动;
所述链传送机构(2.7)包括安装在其中一个第一转轴(2.2.1)上的第一单轮(2.7.1),安装在另一个第一转轴(2.2.1)上的第一双轮(2.7.2),安装在敞口壳体(2.1)上的第二单轮(2.7.3)、第二双轮(2.7.4),第一单轮(2.7.1)、第一双轮(2.7.2)、第二单轮(2.7.3)、第二双轮(2.7.4)上套有第一皮带(2.7.5),第一皮带(2.7.5)使得两第一转轴(2.2.1)反向转动;链传送机构(2.7)还包括与秸秆收卷筒(2.4)同轴连接的第三单轮(2.7.6),与防陷轮(2.5)同轴连接的第三双轮(2.7.7),与第二转轴(2.3.1)同轴连接的第四双轮(2.7.8),与碾轮(2.6)同轴连接的第四单轮(2.7.9),其中,第三单轮(2.7.6)与第一双轮(2.7.2)通过第二皮带(2.7.10)传动连接;第三双轮(2.7.7)与第二双轮(2.7.4)通过第三皮带(2.7.11)传动连接;第三双轮(2.7.7)与第四双轮(2.7.8)之间通过第四皮带(2.7.12)传动连接;第四双轮(2.7.8)与第四单轮(2.7.9)之间通过第五皮带(2.7.13)传动连接;
湿地根孔植物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秸秆选择:秸秆本身的质量很关键,选择直挺、长度大、直径粗、叶要少的玉米秸秆;所用玉米秸秆的长度为1.6~2.0m,直径为2~3cm;所用秸秆需规格齐整,选择新鲜玉米秸秆;
2)、秸秆修理:对玉米秸秆的叶、根、梢进行去除;
3)、停机时,拉动弹性杆(1.10.7),使弹性杆(1.10.7)下端脱离矩形块(1.10.6)的孔并转动弹性杆(1.10.7),螺纹套(1.10.1)随之转动,正旋螺杆(1.10.2),反旋螺杆(1.10.3)沿矩形块(1.10.6)移动并相对靠近或远离,与此同时移动叉架(1.11)张开或并拢;待调整就位后,双排链传送机构(1.2)上左右的托具(1.3)的间距与秸秆的长度相匹配;
4)、第三电机带动双排链传送机构(1.2)间歇向前运行,与此同时人工在输入端将秸秆陆续摆放在相对应的托具(1.3)上,秸秆中心与秸秆编织装置的中心线重合;
5)当某根秸秆随双排链传送机构(1.2)移动到转盘(1.5)处时停动,秸秆的轴线与转盘(1.5)中心重合;对于最开始的一根,通过人工将引出的线绳绑扎在秸秆上;随后双排链传送机构(1.2)向前运行一定距离D,该秸秆带动线绳也向前移动一定距离D;当下一根秸秆又移动到转盘(1.5)处时停动,第一电机(1.7)转动一周后停动,这样空心管(1.8)绕秸秆(1.4)转动一周, 棉线也绕秸秆(1.4)转动一周,随后双排链传送机构(1.2)继续向前运行一定距离D,绕在第二根秸秆(1.4)上的线被拉紧并随第二根秸秆向前移动一定距离D;重复上述过程,即双排链传送机构(1.2)运行一定距离D,秸秆也拉动线绳向前移动一定距离D,随后转盘(1.5)带动空心管(1.8)转动一周,将线绳绕在下一个秸秆上,双排链传送机构(1.2)继续运行一定距离D,缠绕在下一根秸秆上的线绳拉紧并跟随秸秆向前移动一定距离D;
6)、编织秸秆通过秸秆收卷筒(2.4)、电机进行收卷,收卷到一定程度后留待使用;
7)、现场场地平整:对植物床施工处的场地进行测量放样,并进行土方整理,确保底宽、高程满足设计要求;
8)、将工程区最优的耕作土装入碎料仓,土壤含水率不超过10%;
9)、启动第二电机(2.8),各传动轴在链传送机构(2.7)的带动下进行动作;其中,前端的秸秆收卷筒(2.4)逆时针转动进行编织秸秆的释放,编织秸秆在行走的过程中逐渐摊铺到下方;与此同时,土料经破碎组件(2.2)粉碎,进入到敞口壳体(2.1)下部,在分料隔板(2.3.2)转动下,由底部出口下卸;经过摊铺的编织秸秆后洒在编织秸秆之上;随后再通过尾部的碾轮(2.6)进行土料碾压,确保压实;行走一次,完成一层覆土所有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47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重复利用的电气柜用除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儿科护理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