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5462.2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欧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06 | 分类号: | B28C5/06;B28C5/00;B28C7/00;B28C7/06;B07B1/34 |
代理公司: | 江苏南通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79 | 代理人: | 滕俊强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混合 装置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架之间固定安装有限料部件,所述限料部件设置位于安装板的上方,所述限料部件的上侧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水泥进料斗、沙子进料斗和砾石进料斗。该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通过搅拌罐的上方与外界相通,实现空气的进入,使得空气与水泥、沙子和砾石形成的混合浆料进行充分接触,从而使得混合浆料与空气接触的更加均匀,在与外界空气接触的反应作用中,实现了提高孔隙率的效果,再通过搅拌罐对水泥、沙子和砾石进行均匀搅拌混合,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从而实现了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其中,在混凝土的制备工程中,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沙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等各项建筑,现有的混凝土通常是利用混凝土搅拌机或搅拌罐等设备根据不同施工要求和条件来实现的,因此,将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是混凝土加工的重要步骤。
现如今,在将水泥和沙子采用直接倒入搅拌池中进行混合,由于水泥呈粉末状,而沙子呈颗粒状,在沙子已经落入搅拌灌内部时,水泥仍然在空中缓慢的进入到搅拌池,导致后期搅拌出现不均匀现象,同时存在搅拌时间增加,影响了水泥的加工效率,此外,传统的搅拌方式难以使得混合浆料与空气进行接触,且在成型后难以提高孔隙率,混合浆料与空气的接触不够均匀,使得混凝土成型后的抗裂性较差,导致产品的质量低,故存在不足,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及混凝土的加工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及其加工方法,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包括底座、安装架、安装板、限料部件、水泥进料斗、沙子进料斗、砾石进料斗、复位机构、复位弹簧、限料机构、限料槽、进料连管、均匀部件、安装部件、安装座、安装弹簧、安装块、均匀筛网、感应件、感应开关、控制单元、震动机构、偏心轮、气泵、均匀气管、喷气头、搅拌罐、卸料斗、支撑脚。
上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一种抗裂混凝土混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架之间固定安装有限料部件,所述限料部件设置位于安装板的上方,所述限料部件的上侧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水泥进料斗、沙子进料斗和砾石进料斗,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限料部件的下侧设置安装有三个进料连管,三个所述进料连管的下端与均匀部件相固定连接,所述均匀部件的内壁顶部设置安装有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方设置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均匀筛网,所述安装块的下侧设置安装有感应件,所述感应件的正下方设置安装有感应开关,通过设置进料连管使得水泥和沙子不断地通过进料连管向下掉落,使得水泥和沙子沿着进料连管滑落到均匀部件的内部,且当水泥和沙子存在凝结块时,通过水泥和沙子凝结块的重量带动均匀筛网向下移动,促使感应件与感应开关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限料部件的右侧内壁上设置安装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机构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料机构,所述限料机构上开设有三个限料槽,且三个限料槽与水泥进料斗、沙子进料斗和砾石进料斗相配合安装,通过设置限料机构,可使得物料每次定量的从限料机构沿着进料连管带出至下一步工序中,同时可保证每次进入搅拌罐中的物料配比相同,提高后续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进料连管的上端与三个限料槽相对应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的上下两侧均设置安装有安装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欧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欧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5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中空纤维膜的超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域分解的物理驱动深度学习反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