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率电源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5643.5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2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博;吕明;赖鹏捷;姜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H02M1/36;H02H7/12;H02H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电源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功率电源及其方法。所述功率电源包括:主电源管理芯片和n个从电源管理芯片,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主电源管理芯片和每个从电源管理芯片均包括:至少一路功率轨、使能引脚及时钟引脚,其中所有使能引脚均耦接在一起,且所有时钟引脚也耦接在一起。本申请的功率电源和方法大大简化了芯片设计和系统架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电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电源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源管理系统通常包括将输入电压转化为输出电压的直流-直流转换器。当直流-直流转换器为升压(boost)转换器时,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当直流-直流转换器为降压(buck)转换器时,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多个直流-直流转换器可以一起被采用,形成多轨电源,其中每个直流-直流变换器提供不同的输出电压或不同的输出电流来给不同的负载供电。当多个电源管理芯片(PMIC)被应用于一个功率供应系统时,现有技术采用链条系统连接控制方式来控制不同的功率轨。然而,链条系统连接控制方式不能同步不同的功率轨。并且,该方式在涉及不同应用需求时显得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功率电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功率电源,包括:主电源管理芯片,具有:至少一路功率轨,基于输入电压产生输出电压;使能引脚,接收控制信号;时钟引脚,在上电过程和关断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时钟脉冲,其中在上电过程和关断过程中,所述功率轨对时钟脉冲进行计数:上电过程中,当时钟脉冲的计数值达到某一功率轨的设定开启值,对应功率轨被开启;关断过程中,当时钟脉冲的计数值达到某一功率轨的设定关断值,对应功率轨被关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功率电源,包括:主电源管理芯片和n个从电源管理芯片,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主电源管理芯片和每个从电源管理芯片均包括:至少一路功率轨,基于输入电压产生输出电压;使能引脚,接收控制信号;时钟引脚,其中所有主电源管理芯片和从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引脚均耦接在一起,且所有主电源管理芯片和从电源管理芯片的时钟引脚均耦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功率电源的方法,所述功率电源包括主电源管理芯片和n个从电源管理芯片,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每个电源管理芯片具有至少一路功率轨、使能引脚和时钟引脚,所述方法包括:将所有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引脚耦接在一起,将所有电源管理芯片的时钟引脚也耦接在一起;将所有使能引脚处的电压与上升电压阈值和跌落电压阈值进行比较,同时对所有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电压与欠压阈值进行比较;当所有使能引脚处的电压达到上升电压阈值且所有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电压达到欠压阈值时,产生一系列开启时钟脉冲以启动上电序列;当所有使能引脚处的电压跌至跌落电压阈值时,产生一系列关断时钟脉冲以启动断电序列。
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上述功率电源及其方法,大大简化了芯片设计和系统架构。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多个电源管理芯片的功率电源1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当n=1时的功率电源2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功率电源300只包含一个电源管理芯片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A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电过程中上电序列发生暂停情况下控制信号CTL、时钟引脚CLK处产生的时钟脉冲、以及不同电源管理芯片不同功率轨的输出电压的时序波形图;
图4B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电过程中上电序列不发生暂停情况下控制信号CTL、时钟引脚CLK处产生的时钟脉冲、以及不同电源管理芯片不同功率轨的输出电压的时序波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5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