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头保护的电子产品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6225.8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22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凯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力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3 | 代理人: | 龚健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头 保护 电子产品 充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头保护的电子产品充电装置,包括壳体、两个导电柱和插口,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转换模组,所述转换模组上设有柱形接电槽,所述壳体的中部安装有芯片,所述芯片的一端安装有与柱形接电槽相匹配的环形接电柱,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弹性绕簧。插头内部温度较高时,波形的缓冲层自动伸展,增加冷却液与芯片的换热区域,大幅提高降温效率;金属滑动板右侧的空气向芯片方向流动,加快热量的转移;插头内部持续高温时,透明窗口处的颜色发生变化,对使用者进行警示;在充电过程中自动对插头进行降温,不影响插头的充电速度,并且只略微增加了插头的体积,仍然能保证插头的便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头保护的电子产品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充电功率的提高,充电装置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会相对增加,而现有的充电装置都带有温度检测元件,在插头过热时,充电装置会自动降低充电效率,这一措施虽然能避免插头过热损坏或插头自燃等问题,但也降低了充电速度,达不到快速充电的效果,并且常规的插头体积都比较小,无法在插头的外部加装散热装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插头保护的电子产品充电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插头过热会降低电子设备的充电速度,而插头的体积较小,难以在外部加装散热装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插头保护的电子产品充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头保护的电子产品充电装置,包括壳体、两个导电柱和插口,所述壳体的顶壁和底壁上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壳体远离导电柱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金属滑动板上对称开设有多个流通孔,每个所述进气孔和流通孔内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转换模组,所述转换模组上设有柱形接电槽,所述壳体的中部安装有芯片,所述芯片的一端安装有与柱形接电槽相匹配的环形接电柱,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弹性绕簧,两个所述弹性绕簧均为双程记忆合金材料制成,两个所述弹性绕簧与芯片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抵板,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金属滑动板,所述金属滑动板与芯片之间设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弹性密封体和两个缓冲层,所述弹性密封体的一侧侧壁与金属滑动板粘接,且弹性密封体的截面积小于金属滑动板的截面积,所述弹性密封体的另一侧侧壁与芯片活动相接,两个所述缓冲层分别通过固定条密封安装在壳体的内顶壁与内底壁上,两个所述缓冲层朝向芯片的一侧均与芯片滑动相抵,两个所述缓冲层均为波形结构,每个所述缓冲层内均放置有囊体,且每个所述囊体与弹性密封体之间均密封连通有换液管,所述囊体与弹性密封体内盛有冷却液,所述金属滑动板与壳体之间设有警示机构。
进一步,所述警示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透明窗口,所述金属滑动板呈U形,且金属滑动板的顶部与底部均嵌设有警示贴片,且两个警示贴片的面积均大于对应透明窗口的面积,所述金属滑动板远离导电柱的一侧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对称连接有多个弹簧。
进一步,所述弹性密封体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密封环,所述金属滑动板的中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位置与两个密封环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芯片电性连接有导线束,所述导线束依次贯穿两个密封环、穿孔后与插口电性连接。
插头内部温度较高时,波形的缓冲层自动伸展,增加冷却液与芯片的换热区域,大幅提高降温效率;金属滑动板右侧的空气向芯片方向流动,加快热量的转移;插头内部持续高温时,透明窗口处的颜色发生变化,对使用者进行警示;在充电过程中自动对插头进行降温,不影响插头的充电速度,并且只略微增加了插头的体积,仍然能保证插头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插头保护的电子产品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插头保护的电子产品充电装置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插头保护的电子产品充电装置中缓冲层和弹性密封体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凯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凯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62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