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电站内阻动态跟踪监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6556.1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7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魁;叶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389;G01R31/396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张彩锦;曹葆青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站 内阻 动态 跟踪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内阻动态跟踪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用户选择确定待测电站内阻的求解方式,求解方式包括宽电压范围交流阻抗法或智能参数辨识法;接收用户选择的数据采集方式指令,数据采集方式包括电池单体内阻采集方式、电池簇内阻采集方式或电站整体采集方式;获取用户选择的数据采集方式采集得到的电站数据信息,每种求解方式对应唯一电站数据信息;利用求解方式对电站数据信息进行求解,并根据待测电站的结构计算得到整体内阻值。本发明为多通道、多电压等级储能电站内阻动态跟踪监测方法,其中多通道、多电压等级特征可根据电站实际情况进行相应选择,能实现对电站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站内阻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储能电站内阻动态跟踪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面向双碳目标,发展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目前鼓励新能源场站配置储能电站,满足新版电力系统稳定导则要求。电化学储能电站由电池直流系统、PCS、监控系统及配电系统组成。由于电池直流系统在应用中存在容量、内阻及电池健康状态(SOH)的明显指标量变过程,电化学储能电站动态演变特性与传统电气装备不同,需要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其性能,进而确保电化学储能电站处于良好的运行及维护状态。其中内阻是电池直流系统材料、结构等内特性的主要表征参数,与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寿命预测、热管理、运行参数设定值直接相关,是动态跟踪监测的主要指标。另外,电化学储能电站内阻与电网阻尼等参数相关,是抑制“双高”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的潜在方法。现有的电池管理系统主要输出参数是电池及模组的容量、电流、电压、温度、电池荷电状态(SOC)及电池健康状态(SOH)等,个别还包含CO、H2等消防参数,但未见电池内阻参数监测,严重影响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可靠性运行。
目前,电池内阻测量方法包括交流阻抗法、静态直流电阻法等,主要用于高性能电池材料及单体的开发与评价。也有通过并联多个内阻测试仪,同时测量电池模组的单体内阻,用于评价整个电池模组的健康状态。而对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内阻未见有效的动态监测方法,特别是在电化学储能电池等效模型中影响电网参数,反映电池运行特性的欧姆电阻、极化电阻、极化电容等细化参数,需要基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直流系统的电压电流特性,优化传统电化学阻抗测量方法,综合电网模型智能系统辨识方法,进行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内阻动态监测。
因此,如何解决对储能电站内阻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站内阻动态跟踪监测方法及系统,能实现对储能电站内阻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电站内阻动态跟踪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用户选择确定待测电站内阻的求解方式,所述求解方式包括宽电压范围交流阻抗法或智能参数辨识法;
(2)接收用户选择的数据采集方式指令,所述数据采集方式包括电池单体内阻采集方式、电池簇内阻采集方式或电站整体采集方式;
(3)获取用户选择的数据采集方式采集得到的电站数据信息,每种求解方式对应唯一电站数据信息;
(4)利用所述求解方式对所述电站数据信息进行求解,并根据所述待测电站的结构计算得到整体内阻值。
本发明提供的储能电站内阻动态跟踪监测方法,包括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可根据待测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选择,能实现对电站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同时还包括两种求解方式,可根据不同求解方式得到的结果判断当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中的数据采集方式根据所述待测电站中各电池单体的一致性进行选择,所述一致性通过随机测量得到的多个电池单体的内阻值进行比较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6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