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挤压分切陶面砖生产方法及陶面砖反打墙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6637.1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8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顾林;何阳;王华萍;程前;江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6 | 分类号: | E04B2/86;B28D1/22;B28B11/16;E04F13/21;E04F13/24;E04F13/07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邓爱民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分切陶 面砖 生产 方法 反打墙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挤压分切陶面砖生产方法及陶面砖反打墙施工方法,陶面砖生产方法为:通过成型模具挤压成型后形成组合挤出砖,组合挤出砖由多个陶面砖单元连接而成,组合挤出砖的外装饰面上位于相邻陶面砖单元之间设有切割槽口,每个切割槽口下部设有冲切槽口,组合挤出砖的一组相对的侧端面上对称形成通槽敞口型的成型槽口,组合挤出砖的另外一组相对的侧端面上且位于每个陶面砖单元的侧端面均开设定位孔;成组切割刀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切割刀片,每个切割刀片对应于组合挤出砖的切割槽口,切割刀片从切割槽口处对组合挤出砖进行切割,令相连的陶面砖单元分离形成单个陶面砖,切割后的冲切槽口形状与成型槽口形状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挤压分切陶面砖生产方法及陶面砖反打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建筑墙面上的饰面层常采用后贴技术,即墙体采用现浇墙体,在墙体外侧贴饰面砖,如采用劈开砖产品作为饰面砖,这种方式比较费工费时,现场作业量大,饰面砖后贴质量难以保证装饰面的平整度,且饰面砖和墙体间的结合强度不高,存在饰面砖脱落的安全隐患;再者,劈开砖厚度有限,强度和密度均较低,现场贴装作业易破碎。
反打工艺一般采用铺贴具有饰面花纹的底膜,通过四边封堵防止浇筑混凝土发生漏浆情况,利用混凝土浇筑直接在墙体上形成饰面层,这种方式可以保证饰面层的平整度。利用该反打工艺可以将饰面砖反贴在平整的钢平台上,然后浇筑混凝土,使饰面砖和墙体直接连为一体,不仅保证了连接强度和耐久性,也极大减轻了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有助于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常用于上述反打墙装饰面砖的有劈开砖、瓷砖和陶面砖,考虑到饰面层需强度高、不易碎裂、易于反打工艺施工的要求,发明人采用陶面砖作为反打墙的饰面砖,还在陶面砖上设计了各种槽口辅助反打工艺时的定位以及封堵漏浆,有助于简化反打施工作业。发明人采用挤压成型方式来生产陶面砖,限于常规的面砖宽度只有60-80mm,这种挤压高温成型时陶面砖极易变形,因此还需要解决该变形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公开一种挤压分切陶面砖生产方法,在成型模具上预留各种定位槽口,成型模具以多个陶面砖单元为一组同时挤压成型,减少挤压中的变形问题,成型后利用同步分切形成独立的陶面砖单元,确保了陶面砖单元结构的一致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挤压分切陶面砖生产方法,包括成型模具和成组切割刀,通过成型模具挤压成型后形成组合挤出砖,组合挤出砖由多个陶面砖单元连接而成,组合挤出砖的外装饰面上位于相邻陶面砖单元之间设有切割槽口,每个切割槽口下部设有冲切槽口,组合挤出砖的一组相对的侧端面上对称形成通槽敞口型的成型槽口,组合挤出砖的另外一组相对的侧端面上且位于每个陶面砖单元的侧端面均开设定位孔;
成组切割刀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切割刀片,每个切割刀片对应于组合挤出砖的切割槽口,切割刀片从切割槽口处对组合挤出砖进行切割,令相连的陶面砖单元分离形成单个陶面砖,切割后的冲切槽口形状与成型槽口形状一致。
进一步,组合挤出砖上与外装饰面相对的内贴合面上形成多个燕尾槽口,燕尾槽口分布在每个陶面砖单元的内贴合面上。
进一步,所述冲切槽口为一个腰型孔,切割刀片将一个腰型孔分切成两个敞口结构。
进一步,所述冲切槽口为两个并排设置且不连通的腰型孔,切割刀片切割时将不连通处切除,每个腰型孔各自形成敞口结构。
进一步,所述组合挤出砖上每个陶面砖单元上的定位孔间隔设置两个,两个定位孔之间形成单向锁定槽口,单向锁定槽口的断面为T型通槽敞口结构,单向锁定槽口的敞口端朝向远离外装饰面方向。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通过上述生产方法制成的陶面砖用于反打工艺形成墙体的施工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66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光灯模组及监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柔性储能电池力学综合性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