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多通道式手柄换能器的超声手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6667.2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7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曾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琪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通道 手柄 换能器 超声 手术 设备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内置多通道式手柄换能器的超声手术设备,包括手柄换能器本体(1),所述手柄换能器本体(1)左端安装有刀头(2),所述手柄换能器本体(1)右端开设有中空通道(10),所述中空通道(10)右端固定连接有管道(2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换能器本体(1)右端开设有两个通孔(3),所述通孔(3)内均活动连接有插管(4),所述插管(4)侧壁上均活动连接有环形板(5),所述环形板(5)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固定机构(6),所述环形板(5)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定位杆(7),所述手柄换能器本体(1)右端开设有与定位杆(7)相对应的定位孔(8),所述定位杆(7)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机构(9),所述手柄换能器本体(1)侧壁上下对称均活动连接有两个弧形板(11),后侧所述弧形板(11)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前侧所述弧形板(11)侧壁开设有凹槽(13),所述连接板(12)与凹槽(13)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2)侧壁上设置有卡接机构(14);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矩形槽(61),所述矩形槽(61)均位于环形板(5)侧壁内,所述矩形槽(61)内腔均设置有梯形块(62),所述梯形块(62)靠近插管(4)一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3),所述活动杆(63)另一端均贯穿环形板(5)并固定连接有顶板(64),所述梯形块(62)远离插管(4)一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5),所述第一弹簧(65)另一端与矩形槽(6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梯形块(62)侧壁上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块(66),所述活动块(66)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5),所述环形板(5)右侧设置有活动板(16),所述活动板(16)呈环形设置,所述横杆(15)右端均贯穿环形板(5)并与活动板(1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多通道式手柄换能器的超声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9)包括卡槽(91),所述卡槽(91)均位于定位杆(7)侧壁上,所述卡槽(91)靠近定位杆(7)中心一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92),所述第二弹簧(92)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块(93),所述定位孔(8)侧壁上均开设有与弧形块(93)相匹配的弧形槽(94),所述弧形块(93)与弧形槽(94)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多通道式手柄换能器的超声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14)包括斜槽(141),所述斜槽(141)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2),所述第三弹簧(142)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3),所述限位块(143)呈T形设置,所述凹槽(13)顶面开设有若干个与限位块(143)相匹配的限位槽(144),所述限位块(143)与限位槽(144)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多通道式手柄换能器的超声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6)左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插杆(17),所述环形板(5)右侧壁开设有与插杆(17)相匹配的插孔(18),所述插杆(17)与插孔(18)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多通道式手柄换能器的超声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4)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快速接头(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多通道式手柄换能器的超声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换能器本体(1)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多通道式手柄换能器的超声手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4)靠近插管(4)一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67)。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内置多通道式手柄换能器的超声手术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环形板(5)安装在手柄换能器本体(1)上,通过将定位杆(7)插入定位孔(8)内,同时第二弹簧(92)收缩带动弧形块(93)运动至卡槽(91)内,当定位杆(7)插入定位孔(8)合适的位置时,通过第二弹簧(92)回弹带动弧形块(93)卡入弧形槽(94)内;
S2:之后将插管(4)依次贯穿活动板(16)和环形板(5)并插入通孔(3)内,插入之前先向左侧按压活动板(16),活动板(16)通过横杆(15)带动活动块(66)向左侧运动,利用梯形块(62)的倾斜面使得梯形块(62)通过活动杆(63)带动顶板(64)向外侧运动,同时第一弹簧(65)拉伸,当插管(4)插入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活动板(16)通过第一弹簧(65)回弹带动顶板(64)将其顶紧;
S3:当需要增加外部导管时,将外部导管穿过弧形板(11)之间,通过连接板(12)对其进行固定;
S4:向将连接板(12)向外侧拉出一段距离,将外部导管穿过弧形板(11)后,挤压两侧弧形板(11),受到压力使得第三弹簧(142)压缩带动限位块(143)收缩至斜槽(141)内,当外部导管固定好之后,通过第三弹簧(142)回弹带动限位块(143)卡入合适的限位槽(144)内,完成对外部导管的固定操作;
S5:之后通过快速接头(19)将插管(4)快速连接在外部导管上,便于对患者进行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琪,未经曾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66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BF增材制造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网络零售额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