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光伏充电电流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7076.7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5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谢晗;谢珍贵;张瑞芬;黄谊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5;G08B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刘焕敏 |
地址: | 366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充电 电流 控制系统 | ||
一种蓄电池光伏充电电流控制系统,它涉及一种充电电流控制系统。它包含光伏电池板,光伏电池板上连接有充电控制装置,充电控制装置上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包含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一进口端上连接有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第一电压检测模块上的进口端连接着光伏电池板,控制电路的出口端连接有PWM电路,PWM电路的出口端连接有变换器,所述的光伏电池板通过升降压电路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的另一进口端上连接有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电源模块、采集模块和报警模块,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电源模块、采集模块和报警模块的进口端分别连接至蓄电池的出口端。本发明具有充电模式电流可控和充电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光伏充电电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大都是把太阳能、风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由于太阳能、风能等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输出的能量具有不稳定性。因而,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一般都配有储能装置。在光伏系统中,蓄电池由于具有可循环充电、成本低廉、使用安全、无污染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作系统的储能装置。在夜晚或者太阳能不足的情况下,光伏电池板不能提供足够电量时,蓄电池可以补充负载所需的电能;当太阳能充足时,蓄电池又能储存光伏阵列多余的电能。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在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对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蓄电池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其使用寿命远远达不到设计寿命,这不但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而且还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包括蓄电池本身的物理性能、使用环境、监控管理方式和充放电制度等。通过对过早失效的蓄电池进行统计及分析发现,大部分都是由于充放电控制不合理而造成的。因此,要提高蓄电池的寿命,最重要的是使用合理的充电方法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当前传统的通过光伏电池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其存在着充电方法单一的问题,无法根据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和充电电流状况进行调整充电模式,而且也没有对蓄电池充电过程进行有效监测和保护,因而始终存在着充电效率偏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蓄电池光伏充电电流控制系统,它通过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然后通过充电控制装置中的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实时的监测,并通过报警模块来对充电故障进行提示,通过显示模块将充电的相关信息显示出来,其具有充电模式电流可控和充电效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光伏充电电流控制系统,它包含光伏电池板1,光伏电池板1上连接有充电控制装置2,充电控制装置2上连接有蓄电池3,所述的充电控制装置2包含控制电路21,控制电路21的一进口端上连接有第一电压检测模块22,第一电压检测模块22上的进口端连接着光伏电池板1,控制电路21的出口端连接有PWM电路24,PWM电路24的出口端连接有变换器23,所述的光伏电池板1通过升降压电路23与蓄电池3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21的另一进口端上连接有第二电压检测模块26、电源模块27、采集模块28和报警模块29,第二电压检测模块26、电源模块27、采集模块28和报警模块29的进口端分别连接至蓄电池3的出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21上连接有显示模块25。
进一步的,所述的采集模块28包含电流采集单元和温度采集单元。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7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