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锂铝硅玻璃废料的耐热透光岩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7391.X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6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古战文;王永强;林克辉;陈伟胤;潘超宪;车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和美陶瓷有限公司;江西唯美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132;C04B41/89;C03C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331139 江西省宜春***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锂铝硅 玻璃 废料 耐热 透光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基于锂铝硅玻璃废料的耐热透光岩板,所述耐热透光岩板坯体,按重量配比由以下组份组成:高塑性泥料20%~25%、钾钠石粉0%~3%、透锂长石7%~12%、锂霞石粉0%~7%、钡长石3%~8%,锂铝硅废玻璃粉50%~70%;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透光岩板坯体化学成份按重量配比由以下组份组成:SiO2 55~61%、Al2O3 23~28%、K2O 0.3~1.0%、Na2O 1~1.5%、Li2O 3.5~4.5%、B2O3 2.1~3.2%、Fe2O3 0.04~0.1%、TiO2 0.01~0.3%、CaO0.11~0.15%、MgO 0.5~0.75%、ZnO 0.3~0.5%、BaO 0.45~1.5%、Loss 5.5~6.5%;所述锂铝硅废玻璃粉的化学成份按重量配比由以下组份组成:SiO2 50~54%、Al2O3 27~30%、K2O 0.1~1.0%、Na2O 1.5~2.5%、Li2O 7.5~8.5%、B2O3 3.5~6%、Fe2O3 0~0.1%,TiO20~0.1%,MnO 0~0.1%。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锂铝硅玻璃废料的耐热透光岩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⑴坯料加工:按耐热透光岩板坯体配方进行配料投球,采用四级连续球磨设备加工;
⑵喷雾干燥造粒制粉:
(2.1)所述喷雾干燥造粒的工艺参数为:料浆陈腐、均化24小时后,采用高压柱塞泵经管道输送到喷雾干燥塔进行造粒,塔内的喷雾枪成上、下立体错位点状式排布,喷雾枪之间高度相差0.4m,喷雾枪之间宽度距离相差为0.8m,数量为30~35支,喷雾粉料喷片的孔径大小为1.5~2.0mm,喷雾枪与喷雾塔壁成斜向上65~75°,柱塞泵压力为20~25kg/cm2;
(2.2)喷雾干燥造粒的粉料控制参数为:粉料颗粒级配30目重量百分比为1~2%、40目重量百分比为10~15%、50目重量百分比为37~43%、60目重量百分比为28~33%、80目重量百分比为5~8%、120目≤1%(重量百分比为),粉料容重1.0~1.08g/mL,粉料含水率的重量百分比为5.5~6.0%,粉料堆积休止角25~35°,喷雾干燥塔底粉料温度<80℃;
⑶干压成型:采用SYSTEM皮带式无模成型压机进行压制成型,压制压力400-420Kg/cm2,压制的坯体规格:长3~3.2m、宽1~1.6m,厚度3~9mm;压制所得的岩板坯体的泥坯吸油率为10.5~10.7%;
⑷干燥:采用多层立体式干燥窑进行干燥,其干燥热量来自于烧成窑炉冷却段的热风交换所得,干燥温度曲线为:前7个区160~170℃、中前段5个区180~200℃、中间6个区195~200℃,中后段5个区170~180℃、最后7个区110~120℃;干燥时间90~100分钟;干燥后的生坯残余水份≤0.5%;干燥坯的抗折强度:3.7~4.5MPa;
⑸表面装饰:所述表面装饰包括数码底釉装饰、数码图案装饰和数码面釉装饰;
⑹烧成:所述耐热透光岩板产品烧成采用的窑炉长度为450m,宽度为2.2m,烧成温度1130~1150℃,高火保温时间13~17分钟,烧成时间115~135分钟;
⑺产品性能:所述基于锂铝硅玻璃废料的耐热透光岩板,产品体积密度为2.381g/cm3~2.410 g/cm3,吸水率<0.05%,白度为65~72°,厚度为3~9mm,弹性限度:13-22mm,热膨胀系数为<5×10-6/℃,耐热性能为20~450℃热交换急冷不裂,20℃~650℃热交换3次以上不裂,透光性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和美陶瓷有限公司;江西唯美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和美陶瓷有限公司;江西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73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