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花键槽底毛刺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9873.9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柯昌全;严鉴铂;寇植达;张双喜;妥世花;朱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2 | 分类号: | B23D79/02;B23Q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孙雅静 |
地址: | 71011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键 毛刺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花键槽底毛刺工装,设置第一本体环,在所述的第一本体环内侧嵌设第二本体环;在所述的第二本体环上嵌设加工定位环;所述的加工定位环上沿偏心方向设置多个定位槽;贯穿所述的定位槽和第二本体环悬设刮刀组件。本发明的装置利用了机械结构的先进性,既避免了相邻表面的划伤,也大幅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大幅提升了去除毛刺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工装领域,具体为一种去花键槽底毛刺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变速箱对于噪音、挂档平顺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齿轮件去除毛刺、保证清洁度也越来越受 到市场和工艺技术人员的重视。
目前去除齿轮类零件毛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采用专业化设备去除毛刺,比如磨粒流、喷丸机等,其优点是去除毛刺较为彻底, 且在原来毛刺的地方形成较为光滑的过渡面;缺点是需要引入专业设备,增加了零件的 加工成本,也增加了零件再转运及上、下料过程中的磕碰风险,而且改变了零件的微观形貌,需要设计批准。
2.在齿轮加工设备上集成去毛刺工艺和装置,比如挤棱、铣棱、倒角等。这种方法相对于方法1减少了一次转运,但零件的成本增加依然较为明显,且适用性较差,例如 特殊结构的零件无法适用、插齿机等机床一般不配带该功能等。
3.手工去毛刺。手工去毛刺的优点是操作工能够利用下一个零件在机床上加工的时 间来完成上一个零件的去毛刺工作,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泛,柔性化程度高;缺点是效率较低,操作工劳动强度大。
有些特殊的零件,由于结构较为特殊,且对成本的控制较为严格,因此未采用磨粒流、喷丸机等专用设备,也没有添加挤棱、铣棱等集成装置,主要采用人工手动的方法 去毛刺。在采用手工去毛刺的过程中,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锉刀等去毛刺工具在去除面A处的毛刺时,容易伤到相邻的B表面。
2.锉刀等去毛刺工具伸到退刀槽底清除毛刺时,是一种悬伸式的费力杠杆,劳动强 度大,长时间操作工会出现手腕酸痛等现象。
3.单个零件去除毛刺的平均时间为1分钟,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花键槽底毛刺工装,利用了机械结构的先进性,既避 免了相邻表面的划伤,也大幅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大幅提升了去除毛刺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发明提供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去花键槽底毛刺工装,设置第一本体环,在所述的第一本体环内侧嵌设第二本 体环;在所述的第二本体环上嵌设加工定位环;所述的加工定位环上沿偏心方向设置多个定位槽;贯穿所述的定位槽和第二本体环悬设刮刀组件。
可选的,所述的加工定位环为圆环式结构,沿所述加工定位环的周向设置多个定位 槽,且定位槽的走向偏离加工定位环的圆心。
可选的,所述的定位槽靠近加工定位环圆心的端部为进退刀位,所述的定位槽远离 加工定位环圆心的端部为加工位。
可选的,所述的定位槽有三个,沿加工定位环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在所述的加工定位环上还设置转动手柄。
可选的,所述的第二本体环为圆环式的结构,在所述的第二本体环上还设置限位手 柄。
可选的,所述的第一本体环为底面和侧面围设的环式结构;第二本体环嵌设在第一 本体环的内侧。
可选的,在所述的第一本体环的侧面外设置定位架;所述的定位架为圆柱形的块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98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建筑消防排烟采集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