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存资源复用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0925.4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1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纪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2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存 资源 方法 装置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存资源复用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子系统的看门狗是否触发寄存器自动保存机制,当触发寄存器自动保存机制,则在SP子系统运行时,控制SP子系统利用ETB的读写操作接口访问ETB RAM;当未触发寄存器自动保存机制,则在SP子系统运行时,控制SP子系统访问自身专用的IRAM。该方法因触发第一子系统的寄存器自动保存机制,意味着AP/CP已经发生挂死,所以ETB RAM就不再需要用于分析AP/CP挂死。所以,此时,SP子系统可以复用该ETB RAM,这样,即使SP子系统专用的IRAM不够用,也可以通过复用该ETB RAM改善SP子系统的片上存储不够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存资源复用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广泛运用于消费电子,移动通信等智能设备中。它将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输入输出等模块集中到一颗芯片上,满足了小体积,低功耗,专门化的使用场景需求。嵌入式系统通常包括应用处理(application processor,AP)子系统、通信处理(communication processor,CP)子系统和系统处理(system processor,SP)子系统。应用处理子系统,用于处理应用程序相关的子系统;通信处理子系统,用于处理通信相关的子系统;系统处理子系统,用于处理操作系统相关的子系统。
智能设备运行时有至少两个子系统。以智能手机为例,其运行时可能涉及AP子系统、CP子系统和SP子系统。其中,SP子系统的程序运行在专用的内部随机存取存储器(internal random access memory,IRAM)上,IRAM在ASIC设计时就已确定,由于成本的限制,这部分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设计通常比较小,刚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扩展新需求,会经常遇到RAM不够的情况,比如目前典型的SP子系统专用的IRAM有256KB左右,在整个SP子系统运行起来后,专用的的IRAM的剩余空间不足1KB。如果SP子系统需要新增功能,当专用的的IRAM的剩余空间不足的时候,只能舍弃新增的功能,或者裁剪掉旧的功能,可见,SP子系统在运行时明显存在片上存储不够用的问题。
为此,急需提供一种方案可以改善系统处理子系统片上存储资源不够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存资源复用方法、装置、介质及芯片,用以改善SP子系统片上存储资源不够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存资源复用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确定第一子系统的看门狗是否触发寄存器自动保存机制,所述第一子系统可以为应用处理AP子系统和CP通信处理子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当触发寄存器自动保存机制,则在系统应用SP子系统运行时,控制SP子系统运行时,SP子系统利用ETB的读写操作接口访问ETB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
本发明提供的内存资源复用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因触发第一子系统的寄存器自动保存机制,意味着AP/CP已经发生挂死,所以ETB RAM就不再需要用于分析AP/CP挂死,所以,此时,SP子系统可以复用该ETB RAM,这样,即使SP子系统专用的IRAM不够用,也可以通过复用该ETB RAM改善SP子系统的片上存储不够用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当未触发寄存器自动保存机制,则在SP子系统运行时,控制SP子系统访问自身专用的IRAM,当未触发寄存器自动保存机制,ETB RAM需要用于分析AP/CP挂死,所以SP子系统不能访问该ETB RA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09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