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形图数据中建筑图斑提取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1305.2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6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汤泽源;邓颖;何思宇;彭少局;周兵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库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V30/422;G06Q10/1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黄阁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形图 数据 建筑 提取 方法 装置 介质 电子设备 | ||
1.一种地形图数据中建筑图斑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处理地形图数据,所述待处理地形图数据包括由线要素构成的待处理图形数据;
从所述待处理图形数据提取由线要素构成的闭合面数据,得到待处理建筑图斑数据;
基于建筑图斑提取规则对所述待处理建筑图斑数据进行处理,以剔除所述待处理建筑图斑数据中的非建筑图斑数据,得到目标建筑图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形图数据中建筑图斑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待处理图形数据提取由线要素构成的闭合面数据,得到待处理建筑图斑数据,包括:
从所述待处理图形数据中提取由多个相交的第一线要素构成的第一闭合面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闭合面数据生成待处理建筑图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形图数据中建筑图斑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闭合面数据生成待处理建筑图斑数据,包括:
从所述待处理图形数据中提取除所述第一线要素之外的第二线要素;
将所述第一线要素和所述第二线要素做相交处理,以得到第二闭合面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闭合面数据和所述第二闭合面数据生成待处理建筑图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形图数据中建筑图斑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闭合面数据和所述第二闭合面数据生成待处理建筑图斑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一闭合面数据和所述第二闭合面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将清洗处理后的闭合面数据作为待处理建筑图斑数据;
所述清洗处理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闭合面数据是否包含所述第二闭合面数据;
若所述第一闭合面数据包含所述第二闭合面数据,则将所述第二闭合面数据删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形图数据中建筑图斑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建筑图斑数据包括面积小于预设最小建筑面积的图斑数据、狭长程度不符合条件的图斑数据以及拓扑结构不符合条件的图斑数据;基于建筑图斑提取规则对所述待处理建筑图斑数据进行处理,以剔除所述待处理建筑图斑数据中的非建筑图斑数据,得到目标建筑图斑数据,包括:
从所述待处理建筑图斑数据中提取面积大于预设最小建筑面积的第一建筑图斑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建筑图斑数据的狭长程度对所述第一建筑图斑数据进行筛选,以得到狭长程度符合条件的第二建筑图斑数据;
对所述第二建筑图斑数据进行拓扑检查,以得到拓扑结构符合条件的目标建筑图斑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形图数据中建筑图斑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建筑图斑数据的狭长程度对所述第一建筑图斑数据进行筛选,以得到狭长程度符合条件的第二建筑图斑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建筑图斑数据的面积以及所述第一建筑图斑数据的最小外接圆面积;
当所述第一建筑图斑数据的面积与所述第一建筑图斑数据的最小外接圆面积的比值在预设范围内时,将所述第一建筑图斑数据作为狭长程度符合条件的第二建筑图斑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形图数据中建筑图斑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二建筑图斑数据进行拓扑检查,以得到拓扑结构符合条件的目标建筑图斑数据,包括:
从所述第二建筑图斑数据中提取边数小于预设阈值的第三建筑图斑数据,所述第二建筑图斑数据的边数为所述第二建筑图斑数据所包含的线要素的数量;
若所述第三建筑图斑数据中存在重叠或压盖,则对所述第三建筑图斑数据进行面面叠加处理,得到消除重叠和压盖的第四建筑图斑数据;
从所述第四建筑图斑数据中提取不存在扣洞的图斑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建筑图斑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库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库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13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