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幕墙顶部与屋顶钢梁间隙处的外墙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1411.0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4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龙;申新波;白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宝冶(郑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4B2/96;E04B1/66;E04B1/68;E04G21/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赵继福 |
地址: | 2019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幕墙 顶部 屋顶 钢梁 间隙 外墙 防水 构造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幕墙顶部与屋顶钢梁间隙处的外墙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中一种用于幕墙顶部与屋顶钢梁间隙处的外墙防水构造,包括龙骨、与龙骨固定连接且位于龙骨外侧的第一封板、与龙骨固定连接且位于龙骨内侧的第二封板、位于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间的填充物,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用于封堵幕墙顶部与屋顶钢梁的空隙,本发明采用铝单板封闭并在接缝处填充密封胶,大大提高了外墙的防水性,并增加了外立面效果,确保了施工质量,减少结构重量并且施工方便,安全隐患小,贴膜可以有效的提高外墙的防水、防尘、防污染、防止结露,提高物品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幕墙顶部与屋顶钢梁间隙处的外墙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建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追求具有时代特征和艺术欣赏价值,通常在公共建筑中,如展示厅博物馆建筑等,会采用玻璃幕墙做为屋面外面板的装饰,以突出建筑美学,并赋予深层次的寓意。
目前,在对外墙做幕墙时,幕墙上口与钢梁之间有空隙,且空隙会造成外墙漏水等隐患,为了封堵幕墙上口与钢梁之间的空隙,传统做法是在施工下挂钢梁里面填塞砌体,这样操作会造成施工繁琐,工作效率低,同时砌体与钢结构热膨胀系数不同,极易造成外墙渗漏,墙体开裂等质量隐患,处理起来极不方便。
因此,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增加外立面效果并克服了渗漏隐患的用于幕墙顶部与屋顶钢梁间隙处的外墙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增加外立面效果并克服了渗漏隐患的用于幕墙顶部与屋顶钢梁间隙处的外墙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幕墙顶部与屋顶钢梁间隙处的外墙防水构造,包括与结构层和幕墙龙骨固定连接的龙骨、与龙骨固定连接且位于龙骨外侧的第一封板、与龙骨固定连接且位于龙骨内侧的第二封板、位于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间的填充物,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用于封堵幕墙顶部与屋顶钢梁的空隙。
所述第一封板的内侧面和第二封板的外侧面均设有贴膜,所述贴膜采用TPU防水透气膜。
所述第一封板采用铝单板,第二封板采用硅酸钙板,填充物采用玻璃丝棉。
所述第一封板的厚度为3~5mm,第二封板的厚度为12~15mm,填充物的厚度为130~136mm。
所述龙骨包括位于第一封板顶部且位于钢梁外侧的第一龙骨、位于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底部且与幕墙龙骨固定连接的第二龙骨,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用于固定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
所述第一龙骨包括与结构层的外侧固定连接且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一支撑柱、顶部与第一支撑柱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若干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底部与幕墙龙骨固定连接,第一封板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角马分别与第一支撑柱和幕墙龙骨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第一封板的接缝处通过角马与第二支撑柱连接。
所述第二龙骨包括与幕墙龙骨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三支撑柱,第二封板的顶部与结构层固定连接,第二封板的底部与第三支撑柱固定连接,第二封板的侧面通过第二连接杆与幕墙龙骨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宝冶(郑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宝冶(郑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1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