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变离线放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2203.2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7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苗朋厚;屠胜銮;李兵;刘佳;齐安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震宇智慧(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B08B13/00;F16M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曹敬宝 |
地址: | 10229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线 放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离线放电装置,涉及到逆变器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组件,所述安装座组件正面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背面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安装座组件中的安装板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座组件中的安装板顶部固定设置有触发机构,所述安装座组件中的安装板正面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以及正面底部设置有除尘机构。本发明避免了由机体下方进行接线或检修所导致的操作不便的问题,有效降低使用难度,同时在接线或检修过程中可以自动对位于安装板后侧的散热翅片进行自动清理,无需再进行人工清理,实际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逆变离线放电装置。
背景技术
双向储能逆变器具有逆变离线放电功能,适用于具有电池的光伏系统以存储能量,能将光伏系统产生的能源最大化给负载使用;若还有多余的能量用来给电池充电,仍有多余能量时将卖入电网,当光伏能量输出不足以支持连接的负载时,如果电池能量充足,则系统自动从电池中汲取能量,如果电池能量不足以满足负载需求,将从电网中提取能量,广泛应用于家用储能、通讯基站。
现有的双向储能逆变器为了方便安装以及后续使用,通常是采用立式挂壁安装,其机体后侧的安装座被固定在墙面上,安装座后侧与墙面之间的间隙并设置有多个用于散热的翅片,太阳能板、蓄电池、外部设备、电表和电网则通过双向储能逆变器底部的多个输入输出端子进行连接。
但是上述的双向储能逆变器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机体在采用立式挂壁安装后,由于输入输出端子位于机体下方,因此在进行接线时,技术人员需要由机体下方进行接线,后续检修时也只能由机体下方进行检修,操作较为不便,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安装座后侧与墙面之间的散热翅片表面会附着较多灰尘,由于散热翅片所在位置较为狭小,因此该部分灰尘也难以进行清理。
因此,发明一种逆变离线放电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离线放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逆变离线放电装置,包括安装座组件,所述安装座组件正面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背面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安装座组件中的安装板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座组件中的安装板顶部固定设置有触发机构,所述安装座组件中的安装板正面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以及正面底部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触发机构中的触发块在机体向前抬升旋转至水平状态时,通过连接杆与连接环带动第一转杆旋转,进而使得第一转杆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驱动机构中的第二锥齿轮旋转,所述驱动机构中的第二转杆底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内部设置有锁销机构,所述锁销机构中的挤压滑块在横板旋转时被上安装槽内壁所挤压,进而使得移动杆右移,第二弹簧则将升降拨板推入到随同机体旋转至水平状态的连接板底部的卡槽中,所述除尘机构中的往复丝杆顶端与支撑机构中的横板固定连接;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顶板、通槽、第一转杆、第一锥齿轮、连接环、连接杆、触发块和扭簧,所述顶板固定设置于安装板顶部,所述通槽贯穿设置于顶板正面底部,所述第一转杆位于通槽内侧,且其左端通过轴承与通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设置于第一转杆右端,所述连接环固定套接设置于第一转杆外侧,所述连接杆固定设置于连接环正面,所述触发块固定设置于连接杆前端,所述扭簧套接设置于第一转杆外侧,且其左端与通槽内壁固定连接以及右端与连接环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上安装槽、第二转杆和第二锥齿轮,所述上安装槽开设于安装板正面顶部,所述第二转杆位于上安装槽内侧,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设置于第二转杆顶端且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震宇智慧(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震宇智慧(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2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