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重量同时提升缓冲性能的防弹插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3115.4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红;陶锴;丁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5/04 | 分类号: | F41H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青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3 | 代理人: | 张琴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重量 同时 提升 缓冲 性能 防弹 插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重量同时提升缓冲性能的防弹插板,属于防弹插板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在底板凸面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顶部的凸面通过水性PU层粘接有PC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凹面通过胶合层粘有PE板,所述水性PU层、防护板、底板以及PE板的外侧均通过胶体凝固层一体封装成形,所述防护板的内侧预留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侧一体式连接有用于增加缓冲性能的防护机构;采用PC板和PE板与防弹插板符合,提高了防弹性能,弹性形变吸能缓冲,有效降低背板凹陷,减少对人体的冲击和伤害,且成型尺寸精准,PE板模腔内填充成型,不用切割,安全性提高,并降低人工和材料成本,同时有效防止枪击后陶瓷脱落,防多发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弹插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重量同时提升缓冲性能的防弹插板。
背景技术
经检索,申请号CN201721168474.2公开了一种轻质复合防弹板,该防弹板由若干防弹基板采用热压成型方式叠合而成,防弹基板的主体结构件为钢质网板,钢质网板外表面依次制备有覆铝层和陶瓷层;钢质网板厚度为0.1mm~1mm;钢质网板的网孔孔径≤0.4mm;覆铝层的厚度≥0.05mm;陶瓷层的厚度≥0.01mm;覆铝层采用热浸镀方式制备;陶瓷层采用微弧氧化方式制备。轻质复合防弹板制造方法的步骤为:根据防弹板设计需要选择钢质网板;对选定的钢质网板进行热浸铝处理,制备覆铝层;对制备有覆铝层的钢质网板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制备出的Al2O3陶瓷层;对制备有覆铝层和陶瓷层的钢质网板进行热扩散处理,防弹基板制备完成;对叠放状态的防弹基板进行热压成型处理,保证相邻防弹基板的网孔交错布置,直至防弹板制备完成。
申请号CN202011013515.7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功能梯度复合防弹装甲板及其制备方法,轻量化功能梯度复合防弹装甲板包括防弹陶瓷板、形状记忆合金层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其中形状记忆合金层设于防弹陶瓷板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之间,以形状记忆合金层作为夹芯板,发挥其超弹性作用,形成夹芯结构的复合板,以解决现有防弹装甲材料之不足,在同等防护能力条件下,较防弹钢重量大为减轻之目的,进而实现本发明防弹复合装甲板材的高实用价值。
目前的轻量化防弹插板,大部分采用多种不同材质的板材进行复合,例如CN202011013515.7,进而实现轻量化和增加防弹性能,但是往往可实现上述效果的材料均为高新材料,使用成本高,而小部分采用增加网板的形式增加防弹效果,但是实则增加了重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降低重量同时提升缓冲性能的防弹插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重量同时提升缓冲性能的防弹插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重量同时提升缓冲性能的防弹插板,包括固定在底板凸面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顶部的凸面通过水性PU层粘接有PC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凹面通过胶合层粘有PE板,所述水性PU层、防护板、底板以及PE板的外侧均通过胶体凝固层一体封装成形,所述防护板的内侧预留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侧一体式连接有用于增加缓冲性能的防护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机构由上层部和下层部组成,所述上层部和下层部的截面均呈预定形状,该预定形状为第一线段的第二端与第二线段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线段的第二端与第三线段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线段的第二端与第四线段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四线段的第二端与第五线段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线段与第二线段的夹角等于第二线段与第三线段之间的夹角,第二线段与第三线段之间的夹角等于第三线段与第四线段之间的夹角,第三线段与第四线段之间的夹角等于第四线段与第五线段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部和下层部相互交错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部和下层部之间形成若干个三角形型腔和若干个隔离腔。
进一步地,上层部的顶部形成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凹槽,所述上层部的底部形成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3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