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缝合的凝血辅助固定心脏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33190.0 申请日: 2021-09-27
公开(公告)号: CN113907915B 公开(公告)日: 2022-07-29
发明(设计)人: 朱旸;鲁育文;高长有;任探琛;沈励胤;洪晓倩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61F2/08 分类号: A61F2/08;A61F2/00
代理公司: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代理人: 杜亚
地址: 310063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缝合 凝血 辅助 固定 心脏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免缝合的凝血辅助固定心脏补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心脏补片包括聚合物促凝血基底及固定在聚合物促凝血基底上的倒刺微针,聚合物促凝血基底带有微针的一侧面上具有不贯穿于聚合物实心基底的微孔结构;倒刺微针为具有倒刺的微针,微针与聚合物促凝血基底所在平面的夹角α为60~90°,微针在聚合物促凝血基底上均匀分布,且分布的密度为5~50根/cm2;倒刺位于微针的曲面上且朝向聚合物促凝血基底。该制备方法是采用模具致孔、致孔剂致孔或者热致相分离致孔的方法,并在形成微孔结构的同时结合倒刺微针得到免缝合的凝血辅助固定心脏补片,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制得的心脏补片,治疗效果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免缝合的凝血辅助固定心脏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且致死性较高的一类疾病,主要病因是由心肌缺氧缺血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与传统的药物、细胞治疗等方法相比,心脏补片通过为梗死心肌提供力学支撑抑制左心室重构、减缓心力衰竭、维持心脏功能,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手段,并可与干细胞和药物疗法复合。

现有心脏补片的植入方式多为缝合和粘合,缝合方式存在手术过程复杂、创伤大、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以及恢复时间长等问题(记载于文献1(An Elastic,BiodegradableCardiac Patch Induces Contractile Smooth Muscle and Improves CardiacRemodeling and Function in Sub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ournal of the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07,49(23):2292-2300)),粘合方式存在补片贴合不牢固,容易滑落的问题(记载于文献2(Engineering a naturally-derived adhesive andconductive cardiopatch[J].Biomaterials,2019,207)以及文献3(Flexible shape-memory scaffold for minimally invasive delivery of functional tissues[J].Nature Materials,2017))。在补片朝向心脏的一侧添加微针阵列被证明可以辅助补片固定,微针形状多为圆锥形,无倒刺结构,补片基底多为平滑结构(记载于文献4Cardiaccell–integrated microneedle patch for treat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J].Science Advances,2018,4(11)),这种心脏补片基底在工作时,与心肌间仍留有空隙,无法完全贴合。

因此,开发一种免缝合且固定效果好的心脏补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免缝合的凝血辅助固定心脏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聚合物促凝血基底的一侧引入倒刺微针,且在同侧设计微孔结构,形成心脏补片,这种具有倒刺结构和微孔结构的心脏补片通过胸腔镜手术,送入心肌梗死部位,通过倒刺结构的自锁作用和微孔结构的凝血、粘合功能实现补片的免缝合固定效果。与传统心脏补片相比,本发明的心脏补片利用带倒刺的微针实现动物体内的免缝合固定,利用补片基底的微孔结构促进凝血反应以固定心肌与补片,通过两者共同固定、结合心肌与补片,避免了心脏补片植入过程中的缝合过程,基底除表面微孔结构以外的其它部分是实心结构,可以提供较非实心结构更强的力学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免缝合的凝血辅助固定心脏补片,包括聚合物促凝血基底及固定在聚合物促凝血基底上的若干根倒刺微针,聚合物促凝血基底带有微针的一侧(表)面上具有不贯穿于聚合物实心基底的微孔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3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