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验后补偿的光学卫星遥感影像区域网平差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3444.9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皮英冬;李欣;杨博;王密;王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6T7/73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补偿 光学 卫星 遥感 影像 区域 网平差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验后补偿的光学卫星遥感影像区域网平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在区域网内影像上划分均匀格网,生成虚拟控制点,通过在影像初始RPC模型像方引入附加误差补偿模型建立基础平差模型,并引入虚拟控制点,构建基于虚拟控制点的无控制区域网平差模型;
步骤2,以影像间连接点和虚拟控制点为观测值,采用最小二乘平差方法解算区域网平差参数;
步骤3,在完成区域网平差解算后,对区域网内影像的系统性高程误差进行验后补偿,即基于平差后的立体像对计算区域网内高程误差改正值;
步骤4,对于每个立体像对,基于解算的高程误差改正值,逐像对修正其成像模型参数,进而修正立体交会的高程误差,实现高程误差验后补偿;
计算平差后的立体像对交会的高程相较于参考高程基准的偏移量,当在网内多个位置计算了偏移量时,取其均值作为改正数,可提供高精度高程参考作为参考高程基准的数据,包括DEM、激光测高数据、地面控制点或部分区域的高精度立体像对;
对于DEM数据,利用DEM数据覆盖区域的立体像对连接点计算高程误差改正数,采用立体像对的成像模型交会连接点的物方三维坐标,再利用平面坐标从DEM中插值高程,计算插值高程与交会高程间的偏移量,计算连接点解算的偏移量的均值即为改正数;
对于激光测高数据,选择激光足印范围内地形平坦的单波峰数据,在足印范围内量测立体像对上的同名像点,然后基于同名像点前方交会得到地面高程,并计算交会的高程与激光测高数据高程间的差异,最后计算所有解算的偏移量的均值即为改正数;
对于稀少的地面控制点,则需量测控制点在立体像对上的同名像点,然后基于同名像点交会地面高程,并计算交会的高程与控制点高程间的差异,最后计算所有解算的偏移量的均值即为改正数;
步骤4中利用计算的改正数精化每个立体像对的定位误差,区域网平差后,每个像对以其下视影像为基准,根据高程误差改正数dH修正前后视影像在沿轨方向的定位偏差dl,进而,得到如下误差改正模型:
l+dl=Fx(Lat,Lon,Hei) (10)
(Lat,Lon,Hei)为像点对应物点的纬度、经度和高程地理坐标,Fx表示RFM模型的物方比值多项式;
根据高程误差修正后的同名像点地面坐标,采用最小二乘平差即可得到每景影像的定位误差改正值dl,然后再根据该改正值重新优化影像的RPC成像模型,修正RPC模型中的影像像点坐标参数,或将改正值换算到物方,直接修正RPC参数中纬度方向的偏移量Lat_Off;
步骤5,基于高程误差验后补偿后的影像模型,重新进行无控制区域网平差,消除高程误差引起的影像模型定位误差累积效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验后补偿的光学卫星遥感影像区域网平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建立基础平差模型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基于单景影像的几何误差的特性,在RPC模型的像方附加一个误差改正模型整体补偿影像的几何误差,将RPC模型简单表示为如式(1)的方程形式:
其中,(s,l)为像点坐标,(Lat,Lon,Hei)为像点对应物点的纬度、经度和高程地理坐标,Fx和Fy分别表示RFM模型的物方比值多项式;
进而构建附加像方改正模型(Δl,Δs)的区域网基础平差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像方的误差改正模型通常可以表示成像点坐标的多项式,即:
其中,(ai,bi)为误差改正模型的系数,同时也是附加像方改正模型中每景影像待解算的平差参数,i=0,1,…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34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