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藻材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3739.6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9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凌;王晓玲;王明耀;何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9/20 | 分类号: | A01N59/20;A01N59/16;A01N55/02;A01P13/00;C02F1/5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赵婷 |
地址: | 610065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及其 应用 | ||
1.抑藻材料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藻材料为纳米颗粒,原料包含植物多酚、金属离子和助剂;
其中,所述植物多酚与金属离子的浓度比为4 : 1 ~ 4 : 4;
所述助剂的pH值为5.0 ~ 7.5;
所述植物多酚包含杨梅单宁、橡碗单宁、黑荆树单宁中任一种或多种;
所述金属离子为Cu2+、Sm3+和Fe3+中任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藻材料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的具体方法为,将所述抑藻材料添加至被污染的水体中,使其浓度为0.01 ~ 0.64 mg/mL;所述抑藻的藻类包含普通小球藻、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卵囊藻、斜生栅藻中任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37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