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拱顶二次衬砌模板台架及联络洞室台架移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4310.9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4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礼臣;吴启红;王保踏;赵智辉;李帅;王伟伟;谢飞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李晓英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拱顶 二次 衬砌 模板 台架 联络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可移动拱顶二次衬砌模板台架及联络洞室台架移动结构,包括洞内支撑、顶升装置、轨道、支撑台架和滚轮,支撑台架包括底部框架和多根从前往后依次布置的拱形梁,拱形梁的两端与底部框架连接,底部框架的左右侧装有滚轮;洞内支撑包括左、右侧壁二次衬砌和左、右牛腿结构,左、右牛腿结构上分别设有一条轨道,所述滚轮行走在两条轨道上;顶升装置包括多个千斤顶,多个千斤顶分别置于左牛腿结构和右牛腿结构上且位于支撑台架的下方。本申请不仅可以对拱顶模板进行稳定的支撑,而且可移动,当需要进行下段支护时,无需拆解台架,使用方便,台架架设简单,降低了联络洞室拱顶二次衬砌施工的难度,利于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板支撑台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移动拱顶二次衬砌模板台架及联络洞室台架移动结构。
背景技术
在联络通道的施工中,对于断面尺寸较大联络洞室的二次衬砌施工,拱顶二次衬砌施工会有很大的困难,很容易造成支护不稳、模板搭建困难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联络洞室浇筑二次衬砌搭建模板时,利用各种工具和台架结构对拱顶模板进行支撑的效果不明显,还是会出现模板脱落、支护不稳情况。这样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材料和人工,而且对施工工期也会有很大影响。
对于断面尺寸较大、通道较长的联络洞室的二次衬砌施工,对支撑模板台架的搭建已经有很大的困难,在施工完一段联络通道后,还需要对支撑模板台架进行频繁拆补,会大大延长施工工期,材料、人工也会产生大量的浪费,安全性也会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联络洞室二次衬砌施工中支撑模板台架架设困难、频繁拆补等问题,本申请提供可移动拱顶二次衬砌模板台架及联络洞室台架移动结构。
本申请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可移动拱顶二次衬砌模板台架,包括支撑台架和滚轮,所述支撑台架包括底部框架和多根拱形梁,所述多根拱形梁从前往后依次布置,拱形梁的两端与底部框架连接,底部框架的左右侧装有滚轮。
其中,底部框架包括两根水平纵梁和多根水平横梁,多根水平横梁从前往后依次布置,所述水平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水平纵梁连接。
特别的,可移动拱顶二次衬砌模板台架还包括多根连接纵梁,每根连接纵梁均与所述多根拱形梁连接。
特别的,每根所述水平横梁分别通过多根支撑柱与所述多根连接纵梁中的每根连接纵梁连接。
联络洞室台架移动结构,包括洞内支撑、轨道和所述的可移动拱顶二次衬砌模板台架;
所述洞内支撑包括左侧壁二次衬砌、右侧壁二次衬砌、左牛腿结构和右牛腿结构,左牛腿结构位于左侧壁二次衬砌的侧壁上,右牛腿结构位于右侧壁二次衬砌的侧壁上,左牛腿结构和右牛腿结构上分别设有一条纵向的轨道,所述可移动拱顶二次衬砌模板台架的滚轮行走在左牛腿结构和右牛腿结构的轨道上。
联络洞室拱顶二次衬砌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于联络洞室内浇筑侧壁二次衬砌,同时在左、右侧壁二次衬砌内侧浇筑牛腿结构;
S2,在左牛腿结构和右牛腿结构上分别设一条纵向的轨道;
在左、右牛腿结构上分别放置至少两个千斤顶,千斤顶位于所述支撑台架的下方,所述可移动拱顶二次衬砌模板台架的左右侧滚轮分别位于左、右轨道的上方;
S3,通过所述千斤顶将所述支撑台架升高至支撑住拱顶二次衬砌模板,完成该阶段拱顶二次衬砌模板浇筑;
S4,将千斤顶恢复为原始高度,支撑台架在重力作用下随千斤顶下降至原始位置,完成脱模;此时支撑台架上的滚轮与牛腿结构上的轨道接轨;
S5,移动支撑台架千斤顶至下一段联络通道,重复步骤S3- S5,直至施工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支撑台架不仅可以对拱顶模板进行稳定的支撑,而且可移动,当需要进行下段支护时,无需拆解台架,使用方便,利于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4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胃癌诊断的蛋白标志物组合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能识别触摸压力的3D触摸按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