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火电厂锅炉飞灰中可燃物含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5002.8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6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霍子钰;杨堃;张军;王洪亮;陈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火电厂 锅炉 飞灰中 可燃物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火电厂锅炉飞灰中可燃物含量方法,包括步骤S1:设现时刻为k,从DCS系统中导出k时刻的输入变量;步骤S2:通过输入变量计算得到给煤机转速;步骤S3:应用输入变量计算得到磨煤机分离器转速;步骤S4:应用输入变量计算一二次风门开度;本方案以控制配煤比、煤粉细度(粒径)以及一二次风平衡为基本设计思路设计,设计降低飞灰可燃物含量计算模型,该模型为参数模型,对系统工况变化反应灵敏,可随系统输入的实时变化对飞灰可燃物含量适时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火电厂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火电厂锅炉飞灰中可燃物含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厂的运行调整中,飞灰可燃物和制粉单耗是两项重要指标。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在锅炉各项热损失仅次于排烟损失,占第二位。而飞灰可燃物高是机械不完全燃烧的主要体现,对于现代化的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飞灰可燃物每变化1%,将影响供电煤耗0.6g/KW.h。
如图1,目前的锅炉供给结构依次包括若干煤仓1、若干煤仓连通到的磨煤及分离器2,磨煤及分离器2连通到的锅炉3,锅炉3连通的飞灰分析4。
供煤系统和合理性将直接影响燃烧工况,间接影响飞灰可燃物含量;制粉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辅助系统,其耗电量约占厂用电的1/4左右,是影响厂用电率的重要部分;一二次风系统合理配备将直接影响燃烧效果及飞灰可燃物含量。因此本发明针对以上三个系统,采取三级控制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以降低发电成本,提高企业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火电厂锅炉飞灰中可燃物含量方法,通过调整给煤机转速、动态分离器转速、一、二次风量,实现对锅炉飞灰含碳量的控制,解决火电厂无法以降低飞灰含碳量方式实现节约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火电厂锅炉飞灰中可燃物含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现时刻为k,从DCS系统中导出k时刻的入炉煤的工业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水分、灰分、挥发分、负荷、飞灰含碳量、分离器转速、炉膛氧量,过剩空气系数、一次风量、二次风量、作为输入变量;
步骤S2:通过原煤仓的煤水分、灰分、挥发分、给煤机转速计算入炉煤水分、灰分、挥发分与给煤机转速的关系;通过负荷和混合煤种的性质预测当前飞灰含碳量、通过预测当前飞灰含碳量和目标飞灰含碳量计算其差值,确定各原煤仓的煤种掺混比例,使得飞灰含碳量最低,实现一级控制;
步骤S3:应用给煤量、灰分、分离器转速、预测飞灰含碳量,目标飞灰含碳量计算满足最优粒径对应的分离器转速指令,实现二级控制;
步骤S4:应用给煤量、炉膛氧量、一次风量、二次风量、飞灰含碳量、计算一二次风门开度,实现三级控制。
优选的,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应用以往离线数据测得原煤仓前各个煤种的化验值及转速,计算当前煤种的性质;
Z(W,A,V)=f(n1,n2,...,w1,a1,v1,w2,a2,v2...)
其中,Z表示混合煤煤质,W表示混合煤水分,A表示混合煤灰分,V表示混合煤挥发分,n表示给煤机转速,w表示单一煤种水分,a表示单一煤种灰分,v表示单一煤种挥发分;
步骤2.2:应用以往的煤种和负荷,建立煤种与飞灰含碳量的函数关系;
fo_Carbon=C(Z(W,A,V),load)
其中,fo_Carbon表示预测煤种,load表示负荷,C表示预测飞灰含碳量函数,步骤2.3:应用预测的飞灰含碳量与目标飞灰含碳量,计算飞灰含碳量偏差;
Ce=fo_Carbon-Carbo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50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封阻火泄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可视化展示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