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燃气体回火阻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6197.8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7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梁运华;黄兵;刘卫东;刘功能;章建军;严宇;代文良;李晓武;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12 | 分类号: | F17C13/12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钟声 |
地址: | 412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燃 气体 回火 阻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燃气体回火阻止装置,包括由装置外壳组成的容纳舱和控制器,容纳舱由隔板分为阻止舱和软管舱,阻止舱内设有防爆电磁阀和回火阻止器,软管舱内设有软管和火灾探测器,防爆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熔点温度低于可燃气体的燃点温度的低熔点管道贯穿装置外壳连接进气管,防爆电磁阀的输出端贯穿隔板后通过软管连接排气管,防爆电磁阀与火灾探测器均电连接控制器。本发明通过火灾探测器获取是否发生回火现象,当软管舱发生着火情况时,控制防爆电磁阀关闭气体管路,当回火蔓延至阻止舱时,自动熔断熔点低于气体燃烧温度的低熔点管道,阻止回火蔓延至气体气瓶口,有效杜绝可燃气压力体瓶爆炸,提高了现场人员和运行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火阻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燃气体回火阻止装置。
背景技术
气割气焊技术广泛用于变电站金属材料进行切割或焊接,而焊接气瓶内由于装有易燃易爆气体,其防火防爆措施成为气割气焊使用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现实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复杂,操作人员素质不一,因焊接乙炔气瓶“回火”燃烧导致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乙炔回火防止器安装在乙炔压力表后接管线处,对气焊气割过程中发生的回火起到防止作用。然而,目前回火器均不能有效隔断乙炔气体,仍然存在回火蔓延到气瓶的风险,加上乙炔气容易产生黏性油质的杂质,容易造成回火防止器内微孔堵塞现象,未经常维护到位的回火阻止器,将影响到阻止回火器效能。由于气瓶内装为高压气体,气体一旦泄露点燃后,火焰呈喷射状喷出,常规灭火器无法冲到火源根部,对压力气瓶火点扑灭,通常只能等待瓶内气体燃烧殆尽,灭火主动性不高,而且也容易因为氧气负压进入可燃气瓶,导致气瓶爆炸,造成更严重的人员财物伤亡。
2015年,500kV沙坪变电站气割作业时,乙炔瓶发生倒袭回火,现场使用干粉灭火器无法扑灭(乙炔瓶气压处于正压状态,向瓶外喷射乙炔气体,干粉灭火剂无法有效覆盖在气管嘴),现场人员因担心气瓶爆炸不敢上前关闭气阀,只能耐心等待整瓶乙炔气体燃烧完,若此时安装在乙炔瓶头的回火防止器失灵,极有可能发生乙炔瓶爆炸事故,将给现场人员和运行设备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燃气体回火阻止装置,用以解决目前的回火防止器无法有效阻止回火蔓延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燃气体回火阻止装置,包括由装置外壳组成的容纳舱和控制器,所述容纳舱由隔板分为阻止舱和软管舱,所述阻止舱内设有防爆电磁阀,所述软管舱内设有软管和火灾探测器,所述防爆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低熔点管道贯穿所述装置外壳连接进气管,所述低熔点管道的熔点温度低于可燃气体的燃点温度,所述防爆电磁阀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隔板后连接所述软管的一端,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排气管,所述防爆电磁阀与所述火灾探测器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舱的一侧设有监控舱,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监控舱内,所述监控舱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人机交互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火灾探测器包括通过导线依次连接的线缆式线型感温电缆、信号处理单元和终端器,所述线缆式线型感温电缆缠绕于所述软管上,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和所述终端器设于所述监控舱内,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火灾探测器共有两组,分别由不同的温度触发火灾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阻止舱和所述软管舱的顶部和/或侧面设有用于空气流通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软管通过支架设于所述软管舱的几何中心,所述支架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软管舱内。
进一步地,所述低熔点管道具体为铅管或PVC管。
进一步地,所述阻止舱内还设有回火阻止器,所述回火阻止器设于所述防爆电磁阀和所述软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防爆电磁阀与所述回火阻止器之间通过金属管连接,所述回火阻止器与所述软管之间通过金属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61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