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吸附结构的吸附床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6805.5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7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胜;崔贵芹;郝玉敏;韩越彪;郭朋;仝岩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辰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夏鹏 |
地址: | 050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吸附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多层吸附结构的吸附床,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进气口,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的所述壳体内部自下而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层,每个吸附层上均设置有用于吸附有机废气中有机物的吸附剂;每个所述吸附层下方的壳体内均横向设置有旋流式气体分布器,当有机废气通过所述旋流式气体分布器时可产生旋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吸附床内有机废气气流分布效果不好、吸附效率低及吸附剂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多层吸附结构的吸附床。
背景技术
有机溶剂生产过程中会挥发出大量有机废气,有机废气主要包括烷烃类、醇类、醚类、芳烃类、醛类、酯类以及有机卤系衍生物等不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产生巨大的危害,而且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进行经济、有效的有机废气回收和循环利用,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是企业清洁生产的重要环节。从生命周期分析的角度,有机气体回收利用还可大大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有机废气回收利用多采用吸附法,即在吸附床内放置多孔性固体物质(吸附剂),流经壳体内的有机废气与吸附剂接触,其一种或多种组分在吸附剂表面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的作用下,在固体表面富集而分离出来。现有技术中,流经壳体内的有机废气气流分布效果不好,存在吸附死角,该吸附死角内始终存在大量未经处理的有机废气,导致吸附效率低,且吸附剂大多以单层形式布置在壳体内,位于下方的吸附剂已饱和而位于上方的吸附剂还未充分利用,就需要频繁更换新的吸附剂,吸附剂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多层吸附结构的吸附床,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吸附床内有机废气气流分布效果不好、吸附效率低及吸附剂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多层吸附结构的吸附床,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进气口,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气口之间的所述壳体内部自下而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层,每个吸附层上均设置有用于吸附有机废气中有机物的吸附剂;每个所述吸附层下方的壳体内均横向设置有旋流式气体分布器,当有机废气通过所述旋流式气体分布器时可产生旋流。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旋流式气体分布器产生的旋流旋向相反。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流式气体分布器包括外环及与所述外环同轴线设置的圆形中心板,所述外环与中心板之间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旋流板,且相邻两个所述旋流板之间形成风道。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流板与水平面夹角为10~45°。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附层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隔板,所述隔板具有多个通孔,所述隔板上承载有吸附剂。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附剂为颗粒状,所述吸附剂为活性炭、活性炭纤维、分子筛或吸附树脂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与每个所述吸附层相对的所述壳体上均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出料口均设置有密封盖。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脱附剂进口,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脱附剂出口,所述脱附剂进口、脱附剂出口均设置有阀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脱附剂为水蒸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有机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壳体内,在旋流式气体分布器作用下,有机废气在吸附层下方产生旋流并均匀分布,可以有效消除吸附死角,避免有机废气堆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扩大了有机废气通过吸附层的路径,吸附效率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辰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辰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68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