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二次保护功能的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6853.4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9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卢新友;张国峰;马桂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朗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81 | 代理人: | 方燕娜;王雯婷 |
地址: | 2014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二次 保护 功能 电池 放电 控制电路 | ||
1.带有二次保护功能的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保护电路包括开关单元(S1)、充放电保护单元、二次保护单元(SCP)、电池包(B1)、连接端子(PDB),所述连接端子(PDB)的B+端与二次保护单元(SCP)的1号端口连接,二次保护单元(SCP)的2号端口分别与电池包(B1)的B+端及开关单元(S1)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S1)的另一端与充放电保护单元的B+端连接,所述二次保护单元(SCP)的3号端口与充放电保护单元的P0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B-端分别与充放电保护单元的I+端及连接端子(PDB)的B-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二次保护功能的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电池包(B1)的B-端与连接端子(PDB)的B-端之间还设有保险丝(F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二次保护功能的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保护单元包括(BMS)板、温控探头(NTC)、电流采样电阻(R1)、MOS开关(Q1)、MOS开关(Q2);所述电池包(B1)的V1+端与(BMS)板的CELL1+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V2+端与(BMS)板的CELL2+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V3+端与(BMS)板的CELL3+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V4+端与(BMS)板的CELL4+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V5+端与(BMS)板的CELL5+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V6+端与(BMS)板的CELL6+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V7+端与(BMS)板的CELL7+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V8+端与(BMS)板的CELL8+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V9+端与(BMS)板的CELL9+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V10+端与(BMS)板的CELL10+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V11+端与(BMS)板的CELL11+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V12+端与(BMS)板的CELL12+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V13+端与(BMS)板的CELL13+端连接,所述电池包(B1)的V1-端与(BMS)板的CELL1-端连接;所述(BMS)板的NTC正极端分别与若干温控探头(NTC)的一端连接,温控探头(NTC)的另一端分别与(BMS)板的NTC负极端连接;所述(BMS)板的I+端与电流采样电阻(R1)的1号端口连接,电流采样电阻(R1)的2号端口分别与(BMS)板的I-端和GND1端及MOS开关(Q1)的1号端口连接,MOS开关(Q1)的2号端口与MOS开关(Q2)的1号端口连接,MOS开关(Q2)的2号端口分别与(BMS)板的GND2端及连接端子(PDB)的B-端连接,所述MOS开关(Q1)的3号端口与(BMS)板的GATE1端连接,所述MOS开关(Q2)的3号端口与(BMS)板的GATE2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二次保护功能的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开关(Q2)的2号端口与保险丝(F1)的一端连接,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连接端子(PDB)的B-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二次保护功能的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B1)的B-端分别与充放电保护单元的I+端及充放电保护单元的电流采样电阻(R1)的1号端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二次保护功能的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保护单元上设有复位键(RESE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二次保护功能的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保护单元(SCP)的型号为BZ07-500 FM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二次保护功能的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B1)的型号为20P14S。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二次保护功能的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MS)板的型号为BMS-14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朗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朗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68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