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废水中回收锰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7986.3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5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马钟琛;赵强;魏进超;张鹏羽;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22B47/00;C22B7/00;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长沙知行亦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0 | 代理人: | 严理佳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废水中回收锰的装置,包括废水料液槽、单次除杂系统、多次除杂系统和萃取系统;所述废水料液槽的内部自上至下依次形成有上搅拌区和下搅拌区,所述上搅拌区内设有上搅拌机构,所述下搅拌区内设有下搅拌机构,所述上搅拌机构和所述下搅拌机构的搅拌方向相反;所述单次除杂组件接收上出液口排出的上层废水,并对所述上层废水进行除杂得到待萃取液;所述多次除杂组件的接收下出液口排出的下层废水,并对所述下层废水进行多次除杂得到待萃取液;所述萃取组件接收所述单次除杂机构排出的待萃取液和所述多次除杂机构排出的待萃取液。本发明可以避免回收锰的过程中化学试剂的大量消耗、还可以提高除杂效率和锰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废水中回收锰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氧化钒生产中,将搭配一定量钠盐或钙盐的钒渣在回转窑或多膛焙烧炉中进行焙烧,从而使钒渣中的低价钒氧化为可溶于水的五价钒,最后经浸出、沉淀、干燥、还原等工序得到氧化钒产品。而在浸出工序中,锰也会进入至浸出液中,其浓度可达10-25g/L,而在沉淀工序中锰几乎全部留在浸出液中,因此,沉钒废水中的锰浓度较高,而且,沉矾废水中还含有较多的杂质元素,如Cr、Fe、Cu和Zn等。
为了去除和回收沉矾废水中的锰,目前通常采用化学工艺或电解工艺。其中,化学工艺直接以废水循环利用为目标,采用添加试剂并通过化学沉淀将沉钒废水中的锰及其它杂质全部沉淀,使废水中杂质的含量达标,实现废水的再生及再利用;电解工艺以废水中锰的回收为目标,即通过将沉钒废水进行预处理,主要是除杂从而获得合格的锰电解液进而通过电解获取二氧化锰,或通过化学沉淀的方式获取碳酸锰。
虽然电解工艺和化学沉淀工艺均可实现沉钒废水中锰的回收,但在处理过程中,由于需要添加化学试剂对溶液体系进行调节,如电解锰合格液需加入二氧化硒(剧毒),化学沉淀需添加铵盐,因此均会增加渣量。其次,在两种工艺中存在除杂效效果差和效率低等问题,且锰的回收率偏低,工业运行中最高不超过80%;此外,两种工艺过程也均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从废水中回收锰的装置,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化学试剂消耗量大、除杂效率低和锰回收率低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废水中回收锰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化学试剂消耗量大、除杂效率低和锰回收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废水中回收锰的装置,包括废水料液槽、单次除杂系统、多次除杂系统和萃取系统;
所述废水料液槽的内部自上至下依次形成有上搅拌区和下搅拌区,所述上搅拌区内设有上搅拌机构,所述下搅拌区内设有下搅拌机构,其中,所述上搅拌机构和所述下搅拌机构的搅拌方向相反;所述上搅拌区开设有上出液口,所述下搅拌区开设有下出液口;
所述单次除杂组件接收所述上出液口排出的上层废水,并对所述上层废水进行除杂得到待萃取液;所述多次除杂组件的接收所述下出液口排出的下层废水,并对所述下层废水进行多次除杂得到待萃取液;所述萃取组件接收所述单次除杂机构排出的待萃取液和所述多次除杂机构排出的待萃取液。
进一步地,所述上搅拌机构和所述下搅拌机构均包括驱动部、搅拌杆、以及搅拌部;所述搅拌杆与所述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搅拌杆与所述搅拌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搅拌机构的所述驱动部和所述下搅拌机构的所述驱动部具有相反方向的驱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部包括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呈弯折状的“S”形;
所述上搅拌机构上的所述搅拌叶片斜向下设置,所述下搅拌机构上的所述搅拌叶片斜向上设置,并且,所述上搅拌机构和所述下搅拌机构的搅拌部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单次除杂组件包括深度除杂机构;所述多次除杂组件包括连通设置的初步除杂机构和深度除杂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7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回弹超轻鞋垫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非均质气藏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