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aven插件的软件开发前后端共同部署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9491.4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4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盟大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41 | 分类号: | G06F8/41;G06F8/60;G06F8/7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赵贯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aven 插件 软件 开发 后端 共同 部署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maven插件的软件开发前后端共同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maven项目配置文件对前端项目开发所需相关文件及其下载地址进行配置,以生成前端配置文件,并将该前端配置文件与maven生命周期中某一节点绑定;
后端项目开发过程中,执行至maven生命周期中与所述前端配置文件绑定的节点时,调用并执行预置的自动打包程序,所述自动打包程序根据所述前端配置文件将前端项目中的代码打包到后端项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aven插件的软件开发前后端共同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前端配置文件与maven生命周期中编译及其后的任一节点绑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aven插件的软件开发前后端共同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配置文件中的内容包括:开发运行环境版本及下载地址、包管理工具版本及下载地址、依赖包的下载地址、项目存放目录以及需要执行的打包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maven插件的软件开发前后端共同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打包程序的执行包括:
获取所述前端配置文件中记录的开发运行环境版本及下载地址、配置包管理工具版本及下载地址,采用网络编程方式下载前端项目开发所配置的开发运行环境软件和包管理工具,并将所述开发运行环境软件和包管理工具存储在所述项目存放目录中,以完成前端项目开发工作环境的搭建;
获取所述包管理工具和所述前端配置文件中记录的依赖包的下载地址,执行依赖包的下载,将前端项目所需的全部依赖包下载并存储到所述项目存放目录中;
获取所述前端配置文件中记录的打包命令,并执行该打包命令,以完成前端项目的打包。
5.一种基于maven插件的软件开发前后端共同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配置模块和自动打包模块;
所述前端配置模块,通过maven项目配置文件对前端项目开发所需相关文件及其下载地址进行配置,以生成前端配置文件,并将该前端配置文件与maven生命周期中某一节点绑定;
所述自动打包模块,用于在后端项目开发过程中,执行至maven生命周期中与所述前端配置文件绑定的节点时,调用并执行预置的自动打包程序,所述自动打包程序根据所述前端配置文件将前端项目中的代码打包到后端项目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maven插件的软件开发前后端共同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配置模块将所述前端配置文件与maven生命周期中编译及其后的任一节点绑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maven插件的软件开发前后端共同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配置文件中的内容包括:开发运行环境版本及下载地址、包管理工具版本及下载地址、依赖包的下载地址、项目存放目录以及需要执行的打包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maven插件的软件开发前后端共同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打包程序的执行包括:
获取所述前端配置文件中记录的开发运行环境版本及下载地址、配置包管理工具版本及下载地址,采用网络编程方式下载前端项目开发所配置的开发运行环境软件和包管理工具,并将所述开发运行环境软件和包管理工具存储在所述项目存放目录中,以完成前端项目开发工作环境的搭建;
获取所述包管理工具和所述前端配置文件中记录的依赖包的下载地址,执行依赖包的下载,将前端项目所需的全部依赖包下载并存储到所述项目存放目录中;
获取所述前端配置文件中记录的打包命令,并执行该打包命令,以完成前端项目的打包。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maven插件的软件开发前后端共同部署方法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完成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maven插件的软件开发前后端共同部署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盟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盟大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949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误差修正的高维复杂飞行器系统降阶表征方法
- 下一篇: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