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9638.X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5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于波;刘鹏;王晓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于进宝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肱骨 锁定 | ||
本发明涉及肱骨近端骨折固定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包括锁定板本体、螺钉孔、辅助组件、方管、固定板、固定孔、螺钉、拼接组件;所述锁定板本体开设多个螺钉孔;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方管、固定板、固定孔;所述方管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方管位于锁定板本体的上部分;所述拼接组件包括弹性金属杆、容绳槽、第一抽拉绳;所述弹性金属杆有一段为贴合曲面,所述贴合曲面其形状与肱骨顶端后侧形状相近;所述容绳槽开设于弹性金属杆上背离贴合曲面的一侧面;所述第一抽拉绳一端固定于容绳槽临近贴合曲面的一端内,实现了良好的肱骨后侧位移骨块的复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肱骨近端骨折锁定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
背景技术
肱骨(即胳膊的上侧一节骨骼)上端跟肩部相连,肱骨上端包括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头;肱骨上端骨折医学上称为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首先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即胳膊的前面划开皮肤组织);然后将锁定板与碎裂的骨头用多个螺钉固定在一起;所述锁定板用于将碎裂的骨块固定的。
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4102658538公开了肱骨大结节锁定钢板,包括钢板本体1,所述钢板本体1的其中一端向一侧方向弯折形成固定头部13,该固定头部13的中部设有一缺口131,使其两侧对称各形成一卡爪132;两卡爪132整体呈双爪样,使得爪尖能进一步同大结节骨折块锚定贴附(即两个卡爪132环抱肱骨上端,对肱骨上端碎裂的骨块有很好的固定作用)。
由于肱骨上端易发生碎裂性骨折(如图3中的肱骨所示)对于上述现有技术,其两个卡爪132卡箍没有发生位移的碎骨时,其操作方便并且稳定性好;但是当碎裂的骨块发生位移并且向外凸出时,两个卡爪132卡箍肱骨上端时,其卡爪132的爪尖容易撞击上发生位移的骨块,使得该骨块进一步发生位移错位。当发生位移碎裂的骨块位于肱骨前侧,即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处时,因为该处皮肤是被划开的,所以医生很容易用器械将肱骨前侧的碎裂骨块复位;肱骨后侧有骨折并移位,虽然可以通过前侧切口一并处理,但是肱骨后侧位移的骨块仍然处于医生视野盲区,手术中旋转肱骨近端骨折块并复位,但是旋转肱骨近端骨折块的复位肱骨后侧骨折块操作要求高并且复位效果并不好;以及骨折块的旋转力度不好把握,进而过大的旋转力度容易对骨折位置带来二次损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实现增加了肱骨后侧发生位移骨块复位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肱骨近端锁定板,包括锁定板本体、螺钉孔、辅助组件、方管、固定板、固定孔、螺钉、拼接组件;
所述锁定板本体开设多个螺钉孔;
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方管、固定板、固定孔;
所述方管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
每个固定孔内均穿套一个螺栓并且所述螺栓分别拧入螺钉孔中,并且所述方管位于锁定板本体的上部分;
所述拼接组件包括弹性金属杆、容绳槽、第一抽拉绳;
所述弹性金属杆有一段为贴合曲面,所述贴合曲面其形状与肱骨顶端后侧形状相近;所述容绳槽开设于弹性金属杆上背离贴合曲面的一侧面;所述第一抽拉绳一端固定于容绳槽临近贴合曲面的一端内;所述贴合曲面自由端设置一个过渡圆角。
进一步,还包括橡胶杆;
所述橡胶杆一端与弹性金属杆临近贴合曲面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橡胶杆与贴合曲面的同侧开设多个凹槽部。
进一步,多个凹槽部均为齿形。
进一步,每两个相邻的凹槽部其相距最近的距离为2mm。
进一步,还包括弹性模、通气管、弹性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96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