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击式水轮机水斗根部过渡自适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0494.X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8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任飞;覃大清;刘永新;王茜芸;夏溢;许义群;张春;柏勇;李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F17/15;G06F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水轮机 水斗 根部 过渡 自适应 方法 | ||
1.一种冲击式水轮机水斗根部过渡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以冲击式水轮机转轮(1)上的任意水斗(2)作为水斗根部(3)过渡计算的基础水斗(4),与基础水斗(4)背面(8)相连的水斗(2)为前一水斗(5),与基础水斗(4)正面(7)相连的水斗(2)为后一水斗(6),所有水斗(2)几何全等,将所有水斗(2)正面(7)分为正面本体区域(9)和正面过渡区域(10),将所有水斗(2)背面(8)分为背面本体区域(11)和背面过渡区域(12),其中正面本体区域(9)与正面过渡区域(10)有共同的边界线正面分型线(13),并一阶导数连续,背面主体区域(11)与背面过渡区域(12)有共同的边界线背面分型线(14),并一阶导数连续,基础水斗(4)的正面过渡区域(10)与后一水斗(6)的背面过渡区域(12)有共同的边界线正背面分型线(15),并一阶导数连续,基础水斗(4)的背面过渡区域(12)与前一水斗(5)的正面过渡区域(10)有共同的边界线正背面分型线(15),并一阶导数连续;
步骤二:以转轮(1)的转动中心线(16)与转轮对称面(17)的交点为转轮(1)的整体坐标系原点(18),以转轮(1)的转动中心线(16)为转轮(1)的整体坐标系的z轴,以转轮对称面(18)上的过坐标原点(18)的一条指定直线为x轴,以z轴与x轴的矢量积为y轴,建立转轮(1)的整体坐标系(19);
步骤三:确定转轮(1)上每个水斗(2)变换计算的基准点(20),每个水斗的基准点(20)与相应水斗(2)的位置关系几何全等,基础水斗(4)的基准点(20)在转轮(1)的整体坐标系(19)中的坐标为(x0,y0,z0),简记为将转轮(1)的整体坐标系(19)平移到基础水斗(4)的基准点(20),产生新的坐标系为基础水斗(4)的贴体坐标系(21),转轮(1)的整体坐标系(19)转换到基础水斗(4)的贴体坐标系(21)的公式为其中为任意空间点在贴体坐标系(21)中的坐标(xt,yt,zt),为相应空间点在整体坐标系(19)中的坐标(x,y,z);
步骤四:在转轮(1)的整体坐标系(19)中基础水斗(4)到前一水斗(5)的旋转角度为对应的变换矩阵为A;
步骤五:在基础水斗(4)的贴体坐标系(21)下建立正面本体区域(9)的曲面参数函数(fpx(u,v),fpy(u,v),fpz(u,v)),简记为正面过渡区域(10)的曲面参数函数(fprx(u,v),fpry(u,v),fprz(u,v)),简记为背面本体区域(11)的曲面参数函数(fsx(u,v),fsy(u,v),fsz(u,v)),简记为背面过渡区域(12)的曲面参数函数(fsrx(u,v),fsry(u,v),fsrz(u,v)),简记为以上各曲面函数的(u,v)参数变化范围为[0,1]×[0,1],正面本体区域(9)的曲面参数函数在u=1时对应正面分型线(13),正面过渡区域(10)的曲面参数函数在u=0时对应正面分型线(13),在u=1时对应基础水斗(4)与后一水斗(6)的正背面分型线(15),背面本体区域(11)的曲面参数函数在u=1时对应背面分型线(14),背面过渡区域(12)的曲面参数函数在u=0时对应背面分型线(14),在u=1时对应基础水斗(4)与前一水斗(5)的正背面分型线(15);
步骤六:当需要对水斗(2)主体按比例系数k进行缩放,并保证相邻水斗(2)的水斗根部(3)光滑过渡连接时,在转轮(1)的整体坐标系建立新的正背面分型线(15)函数(Tx(v),Ty(v),Tz(v)),简记为在贴体坐标系(21)建立正面过渡权函数wp(u)和背面过渡权函数ws(u),再在基础水斗(4)的贴体坐标系(21)分别对正面本体区域(9)的曲面参数函数正面过渡区域(10)的曲面参数函数背面本体区域(11)的曲面参数函数和背面过渡区域(12)的曲面参数函数进行下列变换:
其中为变换后的正面本体区域(9)的曲面参数函数(Fpx(u,v),Fpy(u,v),Fpz(u,v)),为变换后的背面本体区域(11)的曲面参数函数(Fsx(u,v),Fsy(u,v),Fsz(u,v)),为变换后的正面过渡区域(10)的曲面参数函数(Fprx(u,v),Fpry(u,v),Fprz(u,v)),为变换后的正面过渡区域(12)的曲面参数函数(Fsrx(u,v),Fsry(u,v),Fsrz(u,v));
这样就完成了水斗(2)主体按比例系数k缩放时水斗根部(3)的自适应过渡计算;
步骤七:当需要在转轮(1)的整体坐标系中将基础水斗(4)到前一水斗(5)的旋转角度由调整为时,求解对应的变换矩阵为B,建立正面过渡权函数wp(u)和背面过渡权函数ws(u),在转轮(1)的整体坐标系建立新的正背面分型线(15)函数(Tx(v),Ty(v),Tz(v)),简记为并在基础水斗(4)的贴体坐标系分别对正面过渡区域(10)的曲面参数函数背面过渡区域(12)的曲面参数函数进行下列变换:
其中为变换后的正面过渡区域(10)的曲面参数函数(Fprx(u,v),Fpry(u,v),Fprz(u,v)),为变换后的正面过渡区域(12)的曲面参数函数(Fsrx(u,v),Fsry(u,v),Fsrz(u,v));
这样就完成了基础水斗(4)到前一水斗(5)的旋转角度由调整为时水斗根部(3)的自适应过渡计算;
步骤八:当需要对水斗(2)主体按比例系数k进行缩放,同时将基础水斗(4)到前一水斗(5)的旋转角度由调整为时,求解对应的变换矩阵为B,在转轮(1)的整体坐标系建立临时正背面分型线(15)函数新的正背面分型线(15)函数(Tx(v),Ty(v),Tz(v)),简记为并在基础水斗(4)的贴体坐标系下建立正面比例过渡权函数wkp(u)、背面比例过渡权函数wks(u)、正面旋转过渡权函数wrp(u)和背面旋转过渡权函数wrs(u),并在基础水斗(4)的贴体坐标系分别对正面本体区域(9)的曲面参数函数正面过渡区域(10)的曲面参数函数背面本体区域(11)的曲面参数函数和背面过渡区域(12)的曲面参数函数进行下列变换:
其中为变换后的正面本体区域(9)的曲面参数函数(Fpx(u,v),Fpy(u,v),Fpz(u,v)),为变换后的背面本体区域(11)的曲面参数函数(Fsx(u,v),Fsy(u,v),Fsz(u,v)),为变换后的正面过渡区域(10)的曲面参数函数(Fprx(u,v),Fpry(u,v),Fprz(u,v)),为变换后的正面过渡区域(12)的曲面参数函数(Fsrx(u,v),Fsry(u,v),Fsrz(u,v));
以上完成水斗(2)主体按比例系数k进行缩放,同时将基础水斗(4)到前一水斗(5)的旋转角度由调整为时的水斗根部(3)的自适应过渡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04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