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通信自动调制识别方法、装置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1243.3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2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雅;周一青;刘玲;彭燕;石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N3/04 | 分类号: | G06N3/04;G06N3/08;H04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通信 自动 调制 识别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自动调制识别的神经网络系统,包括输入模块、残差单元和输出模块,其中,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受待识别的无线通信信号,获取所述信号的特征并将所述特征输送到所述残差单元,残差单元包括一个ConvBlackA单元和多个ConvBlackB单元,其中ConvBlackA包含三个Conv2D层、两个BN层,两个Gaussian Dropout层和两个PReLU层,ConvBlackB在ConvBlackA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BN层、一个Gaussian Dropout层和一个PReLU层;所述输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残差单元的输出,产生所述信号的调制识别结果。本发明在高信噪比下,与现有的深度学习模型相比,所提的GuResNet的调制识别精度好于其他的DL模型;在低信噪比下,所提出的信噪比感知机制,可以显著提升识别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低信噪比环境中高精度智能调制识别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调制识别(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AMR)技术在军事和民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电子对抗,信号侦查和频谱检测。现有的自动调制识别方法通常分为基于似然(likelihood-based,LB)的方法和基于特征(feature-based,FB)的方法。具体而言,基于似然的方法在假设已知信道信息(例如,信道衰落模型)的条件下构造似然函数。然后,最大化似然函数获得接收信号可能的调制类别。然而,在实际环境中很难获得精确的信道信息,从而导致LB方法难以广泛应用。基于特征的方法可以显著解决以上问题。传统基于特征的方法包含两步,分别为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对于特征提取,人工提取信号特征,例如高阶累积量、循环谱特征和星座图特征等。对于模式识别,基于提取的特征构造合适的分类器(例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识别该特征,从而区分信号不同的调制方式。然而,传统的FB方法严重依赖于人工提取的信号特征,而这些特征可能是低质量的,从而导致较低的调制识别精度。
近年来,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成功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计算机视觉和语音分析。深度学习依赖多层神经网络自动抽象和提取高质量的特征,展示出强有力的分类和预测能力。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FB方法已经开始应用于AMR任务以解决传统FB方法存在的问题。现有研究普遍基于成熟的用于图像分类任务的DL架构(例如,卷积神经网络),在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和多径信道中表现很好。然而,在实际的通信信道中通常还包含一些其他的自然和人工的损伤,例如载波频率偏移、时钟漂移和相位偏移。并且这些损伤导致信号出现未知的缩放、平移和翻转,从而增加了AMR难度。现有研究由于直接采用DL模型,没有结合信号自身的特性(例如,时域信号包络特征)进行针对性设计,在包含损伤的信道环境中,难以保障高的识别精度。因此,有必要探索更加有效的DL架构,并结合信号特性提升AMR性能。
深度残差网络(deep residual network,ResNet),主要包含输入模块、残差单元和输出模块,在图像分类任务中取得的性能好于一些其他的DL模型(例如,GoogLeNet模型,VGG模型)。一些研究开始在更加实际的通信场景中应用残差网络进行AMR,然而在低信噪比下(信噪比低于0dB)也无法提供很好的性能。存在的问题如下:对于输入模块,首先采用7×7的大尺寸卷积核,难以学习信号特征细节。卷积操作之后紧接着是池化层,其包含一些下采样操作,损失部分信号特征。对于残差单元,残差网络通常简单堆叠多个残差单元(例如,16个残差单元),基于低层特征(例如边缘,梯度特征)抽象高层特征图(例如,信号包络特征),导致网络更加复杂,容易过拟合。对于输出模块,通常采用全连接层将特征图转换为类别,极大增加了网络训练参数,使得网络泛化能力差。
此外,在低信噪比场景下信号容易淹没在噪声中,导致深度学习模型难以有效的抽象信号特征,并且现有的模型训练机制通常不区分信噪比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增加了模型识别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1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背板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分瓣式锁紧释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