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景观池垃圾打捞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1642.X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文娟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A01K6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景观 垃圾 打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景观池垃圾打捞器,包括集中箱,集中箱内设有开口向下的下落槽,集中箱内以下落槽为中心环设有多个开口向外的存放腔,存放腔内侧面与下落槽通过连接槽连通,存放腔内放置有移动机;本发明能够用于景观池内垃圾的自动打捞,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远程启动,不需要人工进行打捞,提高便利度,其次在打捞的同时能够向池内投入鱼食,能够避免某处倒入大量鱼食而导致的残渣堆积,本发明又分为漂浮外壳以及移动机,利用多个移动机同时进行打捞,提高垃圾打捞的效率,然后将垃圾集中收集在漂浮外壳内,方便回收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打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景观池垃圾打捞器。
背景技术
景观池作为城市绿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生活中广泛可见。但是由于景观池中大多是死水,会存在很多漂浮物和漂浮垃圾,长时间堆积影响水体质量同时不美观,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清理。但是现在清理大多是通过人工进行清理,受制于景观池的面积,人工打捞十分麻烦,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投入大量人力,十分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景观池垃圾打捞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市政景观池垃圾打捞器,包括集中箱,所述集中箱内设有开口向下的下落槽,所述集中箱内以所述下落槽为中心环设有多个开口向外的存放腔,所述存放腔内侧面与所述下落槽通过连接槽连通,所述存放腔内放置有移动机;所述移动机包括漂浮外壳,所述漂浮外壳内设有多个前后贯穿的通槽,所述通槽侧壁上固设有多个气囊,所述漂浮外壳内安装有气泵,所述通槽下方设有左右位置对称的遮挡外壳,所述遮挡外壳内设有前后贯穿的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内固设有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前侧的所述进水槽内固设有筛网,所述漂浮外壳顶壁固设有收集外壳,所述收集外壳内设有开口向前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顶壁内安装有两个左右位置对称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底面安装有延伸至所述开口槽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外环设有多个推板,所述开口槽后壁内连通设有贯穿所述收集外壳后侧面的出水槽,所述出水槽左右壁内连通设有位置对称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滤水板,所述收集外壳内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滤水板前侧面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由步进电机驱动。
可选地,所述集中箱顶面固设有防水外壳,所述防水外壳内安装有信号接收器。
可选地,所述漂浮外壳顶面固设有关于所述收集外壳位置对称的储食壳,所述储食壳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储食腔,所述储食腔开口处铰接有盖板,所述储食腔前壁内连通设有贯穿所述储食壳前侧面的出口槽,所述储食腔后壁内安装有推进电机,所述推进电机前侧面安装有延伸至所述出口槽内的螺旋板,所述储食壳前侧的所述漂浮外壳内设有贯穿所述漂浮外壳顶面和侧面的贯穿槽,所述出口槽通过弯管与所述贯穿槽顶面开口连接,能够向池内均匀地撒入鱼食。
可选地,所述下落槽内可拆卸的设有滤水网,能够将垃圾收集在下落槽内集中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连接槽下方设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内固设有回收电机,所述回收电机上安装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固设有收线轮,所述收线轮上缠绕有钢索,所述存放腔内滑动连接有配合板,所述配合板与所述钢索固定连接,所述配合板内安装有铁块,所述存放腔侧壁内连南通设有位置对称的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存放腔内的复位板,所述复位板与所述滑道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能够将移动机收回。
可选地,所述漂浮外壳内设有开口向后且上下贯穿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前壁内固设有电磁铁。
可选地,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向所述防水外壳内的所述信号接收器发出指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发明能够用于景观池内垃圾的自动打捞,将本发明放入池内后,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远程启动,通过多个移动机在景观池内进行垃圾打捞,而不需要人工进行打捞,提高便利度;
第二,本发明在打捞的同时向池内投入鱼食,随着移动机的移动而匀速地投入鱼食,能够确保鱼食均匀分布在池内,能够避免某处倒入大量鱼食导致的残渣堆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文娟,未经吕文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16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芯片处理系统以及其路由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酰胺纤维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