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跳频同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3190.9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9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蒲明龙;郑寒雨;郑重;陈特;李丽楠;栾珊;缪中宇;高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B1/7156 | 分类号: | H04B1/7156;H04B1/71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跳频同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实时获取的本地时钟信息计算时间信息TOD、以及估算同步双方之间的传输时延和时间误差,根据TOD、传输时延以及时间误差推算出跳频图案;根据接收的第一信号确定出跳频图案中至少一预设频点的每个预设频点所对应的功率强度信息,并根据功率强度信息确定出第一信号所对应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第一曲线;根据第一曲线与跳频图案计算每个预设频点的同步相关值,根据同步相关值判断同步双方是否同步,其中,同步相关值是指在每个预设频点同步双方之间的同步程度;若不同步,则并重新推算跳频图案,直到同步双方同步为止。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很好地应对跟踪式干扰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跳频同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跳频通信技术中,信号(跳频信号)的载波频率会随着时间在可用的带宽内按照约定好的图案进行跳变,跳频信号在一跳时间内占据一个或者多个可用的载波频率,故跳频信号经过信息调制后进行频率搬移,载波频率范围要远大于信号带宽,以实现频谱扩展。相对于一般的通信系统,跳频通信有着良好的抗干扰和抗截获能力,其抗干扰性能主要取决于载波带宽和跳速,因此在快速跳频系统中,实现跳频同步是跳频通信的关键技术。
目前,现有的跳频通信中主要的同步手段是基于时间信息(Time of Day,TOD)同步方法,其中,在跳频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会各自根据本地时钟或者导航卫星的授时计算本地的TOD信息,发射端将其对应的TOD信息作为数据被调制在跳频信号中,跳频信号的频率根据TOD信息映射到几个频点,每隔一段时间更改其中的一些频点,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TOD信息来实现跳频,即采用慢跳频实现同步。通过该方法,接收端只要本地的TOD信息能够映射出一个正确的频点就能够完整接收到发射端发送的TOD信息,容易实现跳频同步。但是,由于慢跳频实现同步,故跳频信号的频点更换频率较低,容易受到跟踪式干扰的影响,无法很好地应对跟踪式干扰。
发明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很好地应对跟踪式干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跳频同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通过推算跳频图案所对应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实际接收的第一信号所对应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来确定同步双方是否同步,并在同步双方不同步时重新推算跳频图案,直达同步为止,即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适用于快跳跳频传输系统的跳频同步,快跳跳频通信能够有效地对抗跟踪转发式干扰,相对于现有的隔一段时间更改部分同步载波频点的TOD跳频同步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使用的跳频同步载波跳速更快,能够增强抗干扰和抗截获的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跳频同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实时获取的本地时钟信息计算时间信息TOD、以及估算同步双方之间的传输时延和时间误差,根据所述TOD、所述传输时延以及所述时间误差推算出跳频图案;
根据接收的第一信号确定出所述跳频图案中至少一预设频点的每个预设频点所对应的功率强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功率强度信息确定出所述第一信号所对应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第一曲线;
根据所述第一曲线与所述跳频图案计算所述每个预设频点的同步相关值,根据所述同步相关值判断所述同步双方是否同步,其中,所述同步相关值是指在所述每个预设频点所述同步双方之间的同步程度;
若不同步,则调整所述传输时延和所述时间误差,并重新推算所述跳频图案,直到所述同步双方同步为止。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通过推算跳频图案所对应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与实际接收的第一信号所对应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来确定同步双方是否同步,并在同步双方不同步时重新推算跳频图案,直达同步为止,即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适用于快跳跳频传输系统的跳频同步,快跳跳频通信能够有效地对抗跟踪转发式干扰,相对于现有的隔一段时间更改部分同步载波频点的TOD跳频同步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使用的跳频同步载波跳速更快,能够增强抗干扰和抗截获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31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