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3814.7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1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海晓泉;王迎姿;董学;陈小川;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9/60 | 分类号: | H10K59/60;G06V40/12;G06V40/13;H10K59/121;H10K5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曹娜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显示装置 数据处理 方法 | ||
1.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光学检测层、像素定义层、封装层、触控层和滤光层,光学检测层内分布有若干大小相同的感光元件,所述像素定义层内分布有若干呈行列分布的像素单元,所述滤光层包括若干与所述像素单元对应的彩膜单元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单元之间的遮光单元,所述遮光单元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感光元件对应的开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单元每一行包括沿行方向依次排列的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依次包括三个不同颜色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所述感光元件包括在行方向上处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之间的第一感光元件以及在行方向上处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之间的第二感光元件;
奇数行像素单元和偶数行像素单元在列方向上交替排列,任一行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均与相邻行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感光元件同列,任一行中的一个所述第三子像素均与相邻行中的一个所述第一感光元件同列;
所述感光元件的大小及位置参数满足
min(s1-dx/2-dW/2,s2-dy/2-dL/2,s3)≥(2h2+h3)*tanα,
其中:
s1为第一感光元件感光区的中心与同行中相邻的第三子像素的中心在行方向上的间距;
dx为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在行方向上的尺寸;
dy为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在列方向上的尺寸;
s2为第一感光元件感光区的中心与同列中相邻的第三子像素的中心在列方向上的间距;
s3为所述第二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相邻行中感光元件感光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最小间距;
α为所述像素单元的最大发光角度;
h2为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功能层与封装层之间的层间距;
h3为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感光元件感光区的层间距;
dW为第三子像素的在行方向上的宽度;
dL为第三子像素在列方向上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s1为60μm~72μm,dx为7μm~12μm,dy为7μm~30μm,s2为60μm~72μm,s3为35μm~50μm,α为60°~70°,h2为4μm~12μm,h3为2μm~6μm,dw为15μm~20μm,dL为40μm~6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的大小及位置参数满足
min(s1-dx/2-dW/2,s2-dy/2-dL/2,s3)≥(2h1+h3)*tanα,
其中:
h1为发光功能层与滤光层的层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h1的取值范围为6μm~14μm。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和设置在所述滤光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超薄玻璃盖板。
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点亮第一子像素或第三子像素;
感光元件获取纹路识别数据;
在获得的纹路识别数据中消除紧邻被点亮的子像素的一个或多个感光元件获得的纹路识别数据,保留其他感光元件获得的纹路识别数据作为有效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38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